李正光所著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采用现象描述、影片解析、个案细读、文化分析、理论阐释等方法,既对第六代导演前后十几年的创作作了全景式的回顾,也从第六代电影中人物的选择与塑造、场景的选择与运用、镜语的使用、演员的表演、画面的风格等诸多方面深入挖掘了其“以丑为美”审美观念下的具体影像表征,并从文化角度阐释这种表征背后更为深层和根本的原因。
发表于2025-04-04
碎片化的影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评分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评分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评分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评分第六代导演的“审丑”美学 ——读李正光的《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 ■禾刀 作为第六代导演创作模式的“开天辟地”人物,张元一开始只是不愿放弃《妈妈》的那个好剧本。1990年,27岁的张元实在无法找到政策资金的情况下,干脆“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干起来了,...
图书标签: 电影 影评 论文 李正光 影视批评 第六代 中国 @福师大
在20世纪90年代复杂的文化空间和话语场域,中国影坛“第六代”是蕴含复杂所指的一个“能指”。在缠绕其上的诸多文化现实和文化矛盾背后,是新一代电影人审美观的转向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立场的转变。《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通过宏观理论的寻绎、定位与个案文本的细读、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文化学、心理学、电影美学互动的理论考辨论证中,既层层深入地梳理廓清了第六代导演这一代群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与“以丑为美”的影像实践,又环环相扣地分析评估了其审美观背后的文化特质及其美学价值。
《碎片化的影像(第六代导演的审美观)》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第六代导演前世今生和创作实践的专著,完善了中国电影导演代际谱系的地形图,充盈了中国电影文化史和电影美学史。
居然少于十个人读过!!我究竟都在读些什么书!
评分非常喜欢第六代导演的画面。所谓‘审丑/审美’这样的词汇在我看来是虚构的。一切铺展在眼前,你说丑和美的标准是什么?大多数人喜欢的画面就被称作‘美’了。可所谓的‘丑’依旧有人欣赏。于是第六代导演出现满足了我们的视觉渴望。若非论个美丑,宇宙万物皆美。
评分居然少于十个人读过!!我究竟都在读些什么书!
评分读了2小时,解决了课题的困扰 抱拳抱拳
评分里面一些关于电影的论断还是挺好的,比如电影和美术的关联,将人物放在环境中,而不仅仅是做为一个概念来评论他的善恶。任何一个艺术群体都有特定的文化语境。但是,实在喜欢不起来第六代导演的作品。
碎片化的影像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