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 张春田,1981年生,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进行访问研究,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候选人。
张耀宗,1981年生,清华大学中文系2007级博士研究生。
发表于2025-04-03
另一种学术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面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我个人认为,最大的焦虑并不是其研究对象是否有经典这个虚假命题(所谓的经典都是由人筛选,再加以时间的刻度予以丈量的。在这个意义上去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没有经典的人,都是没有想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再加以100多...
评分“中国学问有二类,自物理而来者,尽人可通;自心理而来者,终属难通。”治学的人,自然首先要弄清“物理”,明辨是非。然而止于“物理”,在学问中看不到“人”的踪迹,这样的学者与一部百科辞典或者一台电脑何异?从这个层面上讲,学术的薪...
评分 评分一种难得的缘分 ——读《另一种学术史:二十世纪学术薪传》 这是一本学生写老师的书。 这也是一本怀旧的书。 这还是一本温暖的书。书中所收,基本都是怀念、回忆之作,在表达对恩师长辈的敬意、对学术薪传的敬畏之外,更多地为我们绘就了一幅两代人之间的学术薪传...
评分1、编者序 页4 九行 “大放阙词”应为“大放厥词”。 2、《一片冰心在玉壶》 页111 倒数六行 真觉得先生须眉罄欬,一一如在眼前。 案:“罄欬”应为“謦欬”,原指咳嗽,借指谈笑。 3、《此声真合静中听》 页155 二行 尤其是关于15世纪下半叶小说的研究,更见先生的功力。 案...
图书标签: 学术史 知识分子 师承 文化研究 学术 文学 人文 历史
本书编选众多学者回忆昔日恩师的文章为集。所选文章不仅是单一的对师长的敬意,其实还包含了两代人之间的学术对话,学术道路的碰撞、汇流,读者藉此构建语境,将这些温情的怀念、平躺在纸上的宋体字还原成一个个立体的历史场景,一个个生动的历史过程。在历史性的师生关系的生成中,感受到那些回忆发自于内心的力量,从而寻找到属于我们时代的“自强”与“突破”的道路,并以此探求现代(广义的)学术师承的情况。全书立意有识,雅俗共赏。
汪晖的散文写得真不错,和理论著作完全两种风格。
评分学生写老师的文章,最重要的是突出治学与为人。在怀念的气氛中,使后学从中窥得前辈读书阅世的经验。就这点来说,本书不少文章都差强人意,如秦晖,汪晖两篇。程千帆,邓广铭,张灏,王汎森几篇较好。
评分不错,但秦晖那篇直接跳过去了,没法读下去。
评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本书汇集二十世纪人文学科名家回忆和描写其老师的文章二十九篇,从一个侧面勾勒出当代人文学术的脉络。在两代学者之间薪火相传的,不仅仅是值得发扬的学术传统,还有弥足珍贵的情怀与精神。学术流变和传承既足以启迪后学,师生间诚挚而温厚的情谊更是感动人心。
评分作艱深語以驚他人,并不費難;以平常言表學養,最是功力。 蓋言需有物,而辭貴達意。 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
另一种学术史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