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罗·聂鲁达 Pablo Neruda(1904-1973)
1904年生于智利帕拉尔。13岁发表诗作,19岁出版第一部诗集,20岁享誉全国。著有数十部诗集,被誉为“人民的诗人”。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发表于2025-04-03
聂鲁达自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 特木科——铁匠的女儿——“极其温柔” 2 埃尔南德斯的打谷场——农妇——“劳动的大手”“眼睑柔软得像虞美人花瓣”“长着山间苔藓似的阴部” 3 圣地亚哥——洗衣房寡妇——“奔马痨女神”“像是裹在哀伤外壳中的雪果子” 4 巴黎——夜总会姑娘——“从她身体深处涌现的东西...
评分我始终喜欢这本书甚于他的情诗。 在大学最无忧的时候,在洒满阳光的空荡教室,在亮着孤灯的安静寝室,翻着泛黄的书页,随着这个人的一生走过不同的大洲,体会不同的年纪里似是而非的哀愁。 这个人年轻时俊美得不像话,情诗缠绵,足迹遍布那片我想都不敢想神秘的大陆,因为政...
评分说到聂鲁达,我只记得他是一个诗人。记得很早以前读过他的诗,“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般”,那时还把他的诗摘抄在笔记本上,读起来有淡淡的惆怅,好像一个安静的男子在低低诉说自己的爱情。他喜欢喝酒喜欢女人,好像诗人都有这样的爱好。看过韩梅梅写他,简短的介...
评分聂鲁达访问中国时,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中的“聶”由三只耳朵组成,他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这本《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正是他晚年在黑岛倾听着大海的声音写成的。他的一生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既有主动的流浪,又有被动的流亡。回忆录的...
评分诗人所有的生活和智慧,那些欢喜和悲伤,那些执着和信念,那个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的伟大的人,从智利的大森林中,从大海的涛声中,从辽远的星空下,从绿色的墨水中,第一次完整而真实地朝我们走来。很有感触的一本书。这本书写的很容易走心,让你真正的用心去感受,不错的书,值...
图书标签: 聂鲁达 传记 自传 智利 诗人 文学 诗歌 外国文学
本书是智利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晚年撰写的一
部文学性自传。本书未及定稿,诗人就不幸逝世,后由诗人之妻马蒂
尔德・乌鲁蒂亚和好友、委内瑞拉著名作家米格尔・奥特罗 席尔瓦
共同整理,才得以问世。
全书分为《年轻的外省人》、《浪迹城市》、《灿烂的孤独》、《黑暗中的
祖国》、《流亡始末》等十二章共123节,真实而详尽地勾勒出诗人不平凡
的一生。诗人早年生活在多雨的智利南部,成年后曾担任外交官多年,
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是他流亡巴黎、投身西班牙内战、赴前苏联考
察等经历,使他的创作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曾于50年代和60
年代初两次访问中国,和中国人民及文学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本书是用富有诗意的散文语言写成,书中还写了不少作家和艺术
家的趣闻轶事,读来颇为引人入胜。
“我承认,我历尽沧桑”
评分还没读完,应该会由电子书节奏转变为纸质书节奏。
评分“我承认,我历尽沧桑”
评分当年三折从上海书城淘得。牛逼的书,看得我和木木都目瞪口呆!聂童鞋乃好强大XDD【其他评论:(指聂鲁达自传两小段的不同翻译 内容是聂鲁达回忆1951年的中国经历。)意思上似乎陈实准确,尤其是“官员的笑”这一点,不过语言感觉林光的有力。另外,一直对林光译的《基罗加作品选》偏爱有加,可能加了不少印象分~(胡桑)/我觉得还是陈实翻译得好一些。林光翻译得可能文采多一些,但其实也没有好多少,相反很多地方因为他的主观情感而使原来的意思不明。(关鹏飞1988)】
评分诗人自己写的自传,如同跟随聂鲁达的引导穿越他奇妙的一生,尤其是童年时代。那三位深山中的法国老妇,颇有某种传奇性质的童话色彩,很奇幻。人类就应该在大自然的伴随下长大,接触那些花花草草,奇妙的小动物,昆虫,这样的心灵才是多姿多彩的。这样的人生也令人向往, 书的后半部分写了两篇对中国的造访,有几处省略号,都是对一些敏感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前面未见,应该是删减了。
聂鲁达自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相关视频 |
---|
Brassaï |
👁️✨ The EYE of PARIS: The STUNNING Work of BRASSAÏ 💪💎 |
BRASSAÏ FIB 5 minute Web-Doco Masters of Photography Vol. 11 "Immortals" |
Artists on Artists: Paul Mpagi Sepuya on Real Worlds: Brassaï, Arbus, Goldin |
Brassa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