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曦原,1963年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后又就学于纽约语言学院和外交学院。大学毕业后曾志愿去陇南山区锻炼三年,担任过乡镇企业厂长、副镇长。1987年后在甘肃省文化厅、国家物价局工作。1992年调入外交部,后曾在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三年,现为外交部二等秘书。著有《中国远古文化》(1995年)。
《帝国的回忆》是《纽约时报》晚清时期对华报道的选编,起迄年代为1857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经历了蜕变,人民经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及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生活、革命及华侨等方面。
一本外国人看大清末期的著作,在阅读中,身为国人的我们学会了唯有自强,唯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才是个合格的中国人!
评分最吸引我的是关于孙大炮同学和银行家的通信那一段,银行家左右政治和历史进程还真是那么回事。 恩,还有描述上海法庭的那段比较欢乐。 李中堂那段,想想就知道不容易阿。 对了,还有那些喜欢说的圆明园主要是被当地老百姓损毁的JY们,应该去读读圆明园那一段。 最后,你会...
评分在那段屈辱的历史中,清政府还是有很多官员艰难的在维护着国家利益和尊严,其中很多电文可以体现出来,也有进步官员提出自己对时政的看法和提议,可谓句句中肯,但拘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谁也无法力挽狂来改变现状,历史的车轮是向前滚动的,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和进步是星星的燎原之...
评分这是读的第一本罗胖推荐的书。随着年龄的增大,对于罗的一个观点特别感同身受,就是“时间的力量”。很多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一旦加上时间的维度来衡量,坚持下去,最终就会质变为令人惊叹的奇迹。 14年春节后,久等《罗辑思维》视频节目不更新,不详的预感最终被证实,一...
评分最吸引我的是关于孙大炮同学和银行家的通信那一段,银行家左右政治和历史进程还真是那么回事。 恩,还有描述上海法庭的那段比较欢乐。 李中堂那段,想想就知道不容易阿。 对了,还有那些喜欢说的圆明园主要是被当地老百姓损毁的JY们,应该去读读圆明园那一段。 最后,你会...
再过若干年后的人们看我们现在会不会就像我们现在看这本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评分清末外媒对中国的评论集。编者兼译者加了很多愤青的注解。不得不承认,中国依然是一块神秘的东方大陆,即使那些号称“中国通”的外国人,也最多只能做到描述现象,而不是解释现象。他们能够看到中国社会表面的种种,却不能了解其中的无奈和背后的渊源。
评分记者角度,一副新闻稿的架势。说实话,编者很偷懒,连时间都没加,也没做什么整理分析工作,纯资料堆砌。
评分清末外媒对中国的评论集。编者兼译者加了很多愤青的注解。不得不承认,中国依然是一块神秘的东方大陆,即使那些号称“中国通”的外国人,也最多只能做到描述现象,而不是解释现象。他们能够看到中国社会表面的种种,却不能了解其中的无奈和背后的渊源。
评分不能说对中国有透彻的观察,可采纳的是一种比较的视角。借英美的眼睛,还原了近代中国开埠通商以后的细节。因是美国报纸的缘故,大抵感受到老牌帝国主义没落前的辉煌和一战后才崛起的美国此时的虚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