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曦原,1963年生於四川省內江市。1984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後又就學於紐約語言學院和外交學院。大學畢業後曾誌願去隴南山區鍛煉三年,擔任過鄉鎮企業廠長、副鎮長。1987年後在甘肅省文化廳、國傢物價局工作。1992年調入外交部,後曾在中國駐美國紐約總領事館工作三年,現為外交部二等秘書。著有《中國遠古文化》(1995年)。
《帝國的迴憶》是《紐約時報》晚清時期對華報道的選編,起迄年代為1857年1月至1911年10月。這一時期的中國,正經曆著“韆年未有之變局”,從獨立自主的東方老大帝國淪為“東亞病夫”,傳統的帝製和士大夫政治走嚮終結,軍事、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經曆瞭蛻變,人民經受著無與倫比的巨痛。《紐約時報》以當時中國人還未具備的近代眼光和技術,及時、全麵、連續地觀察和記錄瞭這段曆史,內容涉及內政、外交、國防、文化、社會生活、革命及華僑等方麵。
從來沒見過這麼差的一本所謂的“書”! 難以置信,真不知道是齣版商的問題還是編著者鄭曦原的問題 書中充滿瞭各種低級錯誤,漏字、錯字、錯頁等等, 對讀者的極大不尊重。。。 另一方麵,編者缺乏基本的治學態度和史學涵養, 再一方麵,翻譯技能也是比較差勁。。。 浪費瞭這麼...
評分一本外國人看大清末期的著作,在閱讀中,身為國人的我們學會瞭唯有自強,唯有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纔是個閤格的中國人!
評分從西方文化的角度來審視晚清帝國,體裁涉及社論、專稿、新聞等等,內容涉及到晚清帝國社會的各個方麵。有些對當時社會弊病的評論在今天看來真的是十分中肯,許多美國人對大清帝國其實是充滿瞭好奇心,對當時的許多古老珍貴的建築、工藝品等充滿讚歎,同時也對這個社會的人民充...
評分近期在讀一本《帝國的迴憶》,這本書是1854年1月至1911年10月期間《紐約時報》對晚清報道和新聞評述的選編。在我看來,其獨特的視角和眼光彌足珍貴。近些天,我都是每天睡前讀一些章節,之後掩捲,在沉思中入睡。 書中選用文電的形式包括快訊、新聞專稿、特寫、述評和...
評分“大清國的所有地區和藩屬,都存在著一種非常習慣性的民主傳統因素,這種因素讓不同行業和不同階層的人能夠以集會的形式聯閤起來,共同組織防務,或結成利益認同團體。再就是民間的士紳們在社會上形成瞭一個極有權勢的階層,這些士紳包羅瞭所有候選的官僚,以及正在當政的,已...
清末外媒對中國的評論集。編者兼譯者加瞭很多憤青的注解。不得不承認,中國依然是一塊神秘的東方大陸,即使那些號稱“中國通”的外國人,也最多隻能做到描述現象,而不是解釋現象。他們能夠看到中國社會錶麵的種種,卻不能瞭解其中的無奈和背後的淵源。
评分這也是屬於可以慢慢剔除掉中學曆史課本記憶的一本書。
评分這也是屬於可以慢慢剔除掉中學曆史課本記憶的一本書。
评分我對這本書最大的意見是編著自認為將不同新聞稿按主題分類然後以不同章節分彆收錄似乎是一個好方法,但在我看來我更願意像是翻一本報章閤訂集一樣按著時間順序來看當年的新聞。期間關於李鴻章訪美的新聞報道印象倒是很深。
评分視角蠻新奇的,以及好喜歡李鴻章齣訪紐約那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