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布洛克(Alan Bullock, 1914-200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原副校长。曾以《希特勒:暴政研究》一书享誉史学界,以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的“布洛克报告”闻名英国政坛。因其在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他于1976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终身贵族。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是一部篇幅适中、深入浅出的西方思想史读本。作者以“人文主义”概念为核心,对文艺复兴以降的西方思想源流进行了一番高屋建瓴的梳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分为绪论、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和新世纪展望六个部分,所涉及的内容跨越了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艺术史等诸多领域,具有集“博”与“精”于一身的特点。无论是精于一域的专家学者,还是爱好人文的普通读者,都能够从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说实话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特别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那段,让我领会到真实历史的复杂性。但是还是感觉教导青少年的口气比较重,有点读不下去。差不多读到一战的时候我就不想读了,构建意识形态史,让人感觉非常牵强。
评分在我们的文化土壤里,过多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为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在。人的价值和尊严,受到种种漠视与践踏。西方于此同样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数百年的思索和斗争,已经走得更远。 启蒙尚未完成。
评分阿伦·布洛克是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原副校长,以《希特勒:暴政研究》(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享誉史学界,以“布洛克报告”(针对教育与民主问题)闻名政坛,因其学术与政治领域的杰出成就,于1976年被英国皇室册封为终身贵族。本书是作者1984年年初在纽约的大学俱...
评分十二三岁的时候,我迷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先是连环画,后是小说。每读到保尔•柯察金在人类大同的理想指引下坚忍前行时候,我都会真心实意地哭上一番,默默叮嘱自己:将来一定要成为一个像保尔那样的人!过了几年,我知道了抗战的真正英雄是国军;《硕鼠》和...
评分此书这一版是我的朋友生米熟饭斋主人所编,他还为此书写了一篇导读,并且书中不少地方加上“编者按”,这些足见其用心与功力(他对译文也有所修订)。因此,此书读起来别有一番亲切之感。三年前读过一遍,当时在书的最后写了这么一段感言:“从古到今(距当时又数十年过去了)...
本来以为自己在看人文主义,后来发现自己在看西方思想史,这本书做的就是把西方思想史中的大部分事件安放到人文主义传统中去(就像书按照某种顺序和分类放到书架上),在时间的长河中人文主义不断改换其形态(在它之前变换一个又一个定语),你会发现几乎没什么不适合这个概念范畴或者与之无关的,只怪人文主义的内涵太大
评分哎,海阔天空李鬼混兄已经把我要说的都说完了,好吧我随便说一点吧:《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作者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传统一直梳理到当代,到底是牛津的历史学家,博学且很多历史转折点的演变都把握住了同异枢纽。当然,从天文到人文关乎从前苏到苏格拉底的次航,这是文复人的罗马导师西塞罗就明了的事情。但随即柏拉图的理念说就带来了沉思与入世生活或曰儒道入世出世的张力问题,但无论如何吧,人文主义传统其实并不是彻底以人为万物的尺度,而是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在理想和情感的折衷中寻找德性价值,而其基础当然是社会性中个人性的自由与潜能的实现、解放。作者并不将宗教、科学与人文学彻底一分为二,只是时刻警惕以任何名义在场的决定论与还原论,我想这无疑是对柏拉图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告诫。人文传统是人的尊严
评分首先我承认最后一个标签是一看到就吓哭了……其次,这本书是去年这时候买到手的,当时给辅导员大人先看了于是得了五星……现在看来真的是越来越觉有味道,让我对某些英国学者评价颇为改观……
评分要以今天年轻人的人文需要作为出发点
评分思想史有一定的基础,这书很快就可以翻完了。被蒙田和洛克震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