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他主张,理念是第一性的,它以纯概念的形式在逻辑学中不断发展,然后理念外化成为自然界,最后又在精神哲学的各门科学中回复到理念自身。这样,他建立了一个以理念为基础的、包括了一切科学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在哲学史上的主要贡献是,把矛盾看作一切事物的真理与本质,论述了辩证法就是对立面的统一。他把整个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看作处于普遍联系与发展变化中。其辩证法的不彻底性在于,他的作为“绝对真理”的哲学体系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时,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史讲演录》、《哲学全书纲要》等。后者分为“逻辑哲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部分,是对其全部哲学体系的阐述。
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本来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是黑格尔于最后十余年内的心血。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他的学生在他逝世后编订全集时,再附加以学生笔记作为附释,于是使得这书又有了明白晓畅、亲切感人的特点。尤其是关于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及概念的推论等,都是《大逻辑》所没有或极少见的,特别值得重视。
如果说普通逻辑是思维的形式,黑格尔的小逻辑就是逻辑的形式.如果你想要从这儿学习形式逻辑,你错了,大错特错.如黑格尔所说,他这儿的逻辑是纯粹思维的形式. 这本书不适合初学者,只适合研究者.尽管这是一本讲义,尽管恩格斯也说过这是黑格尔哲学的入门书,但这不是哲学入门书. 我...
评分短评中有一位网友说想读懂黑格尔不应该从小逻辑,而要先去读精神现象学。我则不这样认为。 黑格尔小逻辑分为三个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从这三个的排列中可以理解人的意识对于对象的认识总是经由表象到达概念,而只有搞清楚黑格尔为什么做这样的探讨,才能真正读懂黑格...
评分几次三番不敢相信自己,感谢上帝,三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这一次,我终于基本上彻底读通黑格尔了。黑格尔并非是完成康德、费希特、谢林的哲学,我依然认为他们是平行的,而休谟比他们差,浪漫派和他们又平行。只是黑格尔讲得比他们都完美罢了,因为黑格尔接近上帝的程度是99%。如果康德说上帝是应然,费希特说上帝是自我,谢林说上帝是上帝,浪漫派说上帝是艺术,那么黑格尔说的,便是上帝是什么和什么是上帝。质言之,黑格尔的个体性通过他逻辑学的特殊性进入到了上帝之为绝对理念的普遍性。也就是说,上帝是黑格尔。一说到绝对理念,我们总会以为,现在我们总算达到至当不移的全部真理了。当然对于绝对理念我们可以信口胡说一大堆很高很远毫无内容的话。但理念的真正内容不是别的,只是我们走过的道路。这世界的目的已经完成,并且正不断地在完成中
评分读黑格尔好,锻炼思维,陶冶情操。
评分其实应该是“读不下去”,而不是“读过”。后来修了半个学期的黑格尔小逻辑课,还是觉得这本书很讨厌。
评分按照黑格尔的这种理解,全部世界哲学发展的历程,由纯存在开始,到自在自为的理念结束,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自成一个圆圈。差别仅仅在于:在起点上,理念的内容还是潜在的;在终点上,理念的内容全部充分展开了。对此,我们要问:这种圆圈,不就是证明了真理是可以穷尽的吗。而且,显然黑格尔是想表明,他的哲学体系,就是这种绝对真理的完整表现。但是,这恰恰便违反了辩证法。正如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指出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打破了以往所有的哲学家把哲学当成绝对真理总和这一幻想。可是,他自己却又陷入了这一幻想。其不同仅仅在于:以往的哲学家以为,绝对真理是他第一次发现,并最终完成的。黑格尔则认为,以往的哲学家都有所发现,不过是由他最终完成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黑格尔哲学中体系与方法的矛盾。
评分有很多能明白看出论断的句子,于是就给了许多读者以读懂之错觉。就像是黑格尔低下身来,给我们这帮智力矮子展示辩证法入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