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1909~1969)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曾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1960年写成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并因此与1969年10月被迫害致死。代表作有《朱元璋传》,先后写作四稿,投入了毕生精力,是明史研究的权威经典之作。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作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海子说,没有丝毫的宽恕和温情:秋已来临。雄主的深心你若懂,又何必揭之昭昭。老子有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毛公深谙明帝王之道。主上当朝,大有太祖遗风。书生纵笔行文,直指圣意,岂不出人命? 书生是一种性格,而不是一种职业。百无一用是书生。帝王的...
评分WH算是把帝王术解读得比较透了,这也是他悲剧的根源,上之心,岂容这样子揭之昭昭。政治与学术,鱼与熊掌啊,以为可以兼得,结果却是不可避免的“工具化”。大约还是因为对雄主深心未完全充分估量吧。1948那个献……的举动开始,就注定了悲情结局。书生啊。。。
评分对江南:(原载百家讲坛) 公元1367年,也就是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九月,以盐贩子出身盘踞江浙的张士诚政权在朱元璋部的进攻下宣告灭亡。这标志着环顾海内,朱元璋已几乎没有强大的对手,其统一中国的伟业基本奠定。 苏州城被围长达数月之久,因为之前朱元璋已剪除苏州的羽翼,...
评分 评分吴唅是明史专家,他写的《朱元璋传》,自然值得认真一读。吴晗治学很是严谨,书中每一件事、每一句话,基本都有所出,不像今人所写的帝王传记,多以猜测为主。 明代距今不过六百多年时间,以儒家为核心、兼容佛道的大汉族文化已深入人心,而且随着商品经济萌芽的出现,整个社...
一般般的东西,这个吴晗是政治家。为什么这么丑陋的书籍在国内还要被评价的那么高?没有任何值得阅读的地方,如果从明史角度思考
评分读的是香港的第二版即1948(还是49?)版。我嚼着这书背后的故事/纠葛比这书倒是有意思多了,通过了解吴晗生平来看这书,感觉他真心很矛盾= =。
评分很多明初制度的表述似曾相识,一想应该是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教材明代部分就是沿用此书说法。
评分罢相是集中皇权,办法是由皇帝下旨除名。理学就是定名于一尊。太子与皇帝分名。辅相们有实无名。太子成为实际上的宰相班头。雄主的太子,多有名无实,缺少政治实践,导致懦弱无能。康熙晚年不立太子,完成名教统一。雍正皇帝勤政,保证名实相符。嘉靖不问政事,明以强灭。慈禧架空皇权,清以弱亡。江的两个身份:两个太上皇之一是次要的,唯一的党皇帝是主要的。秦制,皇帝在国家之上,“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无所憾”。曹丞相矫除宿弊,慨然有匡天下之志。明制,朕即国家,以一人独治天下。乾隆避位是违背祖制,以孝治天下是极权政治。孝钦继之屡次禠夺皇权。法表儒里,是不通古今之变,以明制绳治秦制,是作茧自缚。帝制走到尽头,太祖之良法废尽,宜有周秦之变。
评分影射史學玩的風生水起,真是作死作死作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