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文学家和哲学家;现被视为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出身犹太望族。早年研读哲学;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在博士论文《德国悲剧的起源》被法兰克福大学拒绝后,他终止了对学院生涯的追求。1933年纳粹上台,本雅明离开德国,定居巴黎;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文章和评论。1940年,法国沦陷;本雅明南逃,在法西边境自杀。他的大量著作于身后出版,为他赢得越来越高的声誉。
许绮玲,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艺术学博士。著有《糖衣与木乃伊》。译有《明室:摄影札记》,《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林志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与艺术语言体系博士。译有《物体系》、《古典时代疯狂史》、《说故事的人》、《布尔迪厄论电视》。
发表于2024-12-29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本雅明的文字给我最大的感觉是——有一种深重的“贵族的忧虑”,保守与开放的矛盾共存。这种感情使得他的观点和倾向都显得复杂而微妙。 本雅明似乎与卡夫卡或者王小波有些类似,作品充满失败、落寞、抑郁,生前无名,死后荣光。但是其生前身后名望的巨大反差,总让人觉得他们的...
评分1839年,达盖尔用上了碘化银的铜版置于暗箱内,曝光后,得以将浮动的镜像固定下来,摄影术问世。摄影发明之后,陷入争议之中长达百年之久。争议的思想渊源在今天看来近乎腐朽。 “人类是依上帝的形象创造的,人类发明的机器不能固定上帝的形象”、“留住影像,就是亵渎神灵”...
评分(一)“灵光”: 1)《摄影小史》 “早期的相片,一切都是为了留传久远……” “什么是‘灵光’?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在眼前……” 2)《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即使是最完美的复制也总是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地’——...
评分《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 【德】瓦尔特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译者:许琦玲,林志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雅明出身于犹太望族,是20世纪上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其根植于犹太教卡巴拉神学传统,建立了所谓的“意象的辩证法”。 ...
评分80年前,本雅明写下《摄影小史》,想必他认为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历史已经结束了。 本雅明为摄影的“灵光”消逝叹息。“灵光”体现为艺术品的独特性,和观看它时的仪式感。本雅明对“灵光”的定义是:“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在这样的描...
图书标签: 本雅明 摄影 艺术 艺术批评 瓦尔特·本雅明 德国 美学 艺术哲学
什么是'灵光'?
本雅明在书中为“灵光”下了个定义:它是“一种奇特的时空交织,一种独有的、无论离得多近都总是带有距离感的表象或外观”。作为具体体现,本雅明把它描绘为人参悟自然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氛围:“夏日午后休息,对着天尽头的山峦或头顶上播撒树阴的枝条凝神追思,直至这个凝思的时刻与之所关照的事物的物象溶为一体——这就可谓吸纳了山峦或枝条的灵光”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辑录本雅明论艺散文四篇:《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全文讨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与量变,并讨论这种变化的过程如何渗透到文化的场域中,使文化场域中的权力重新被界定。
此时此地。
评分第二篇的注释很好看。
评分真知灼见!
评分翻译缘故还是怎么的,感觉作者如此混乱没有逻辑,甚至态度摇摆。失望。 照片自是不错。
评分我们关于aura和摄影机意识形态的讨论,永远站在本雅明的肩膀上,却也只有零星的顿悟!翻译流畅,赞。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