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大致划分三个阶段: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学期(1962—1976),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并被公认为是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罗兰•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
罗兰•巴尔特对于西方未来学术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发展,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和研究领域宽广,其作品适合于关心人文科学各领域、特别是文学理论领域的广大读者研读。
发表于2025-01-11
偶遇琐记 作家索莱尔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罗兰·巴尔特 罗兰·巴特 结构主义 随笔 法国 外国文学 散文 文学理论
这本书包含《偶遇琐记》和《作家索莱尔斯》两部分。
前者由罗兰•巴尔特在摩洛哥旅游时的一些生活散记、通常意义的两篇散文和在“巴黎的夜晚”名下的16篇日记组成,典型的巴尔特式片段写作,赋予了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意味。
后者包括罗兰•巴尔特在不同时期发表的6篇评述索莱尔斯作品的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对索莱尔斯的文学探索采取了肯定的态度,积极评价了这些探索在符号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偶遇琐记》,短小文本,短信,俳句,笔录,意义游戏,一切像树叶一样落下的东西。”《罗兰•巴尔特自述》,“一本相反的书有可能被这样构想:这本书能讲述无数的‘偶遇琐事’,同时禁止在某一天从中获得意义,这将正好是一本俳句书。”
评分踩蚂蚁纪事
评分前半本片段式的写作好像流动的画面,后半本因为涉及小说书写的专业知识,所以理解比较困难
评分从《拒不因袭》开始有点乱.. 抽空再理一遍吧.. “而且,词语的光辉,它所确定的淫荡性,指称物在被文明之后的返回,都只能作为一种被征服的紊乱出现在话语中。” 看来《H》能够征服他就在于拒绝了句法逻辑来回于词语之间的跑动,致使瞬间的醒觉变成持续的高潮。
评分一,正所谓没有总的感想,只有「整体性幻觉」;二,印刷巴特的片断随笔要不要老是一段一页啊森林很宝贵的;三,这个死基佬果然是因为没有小伙子要了才过马路时往卡车上撞的啊摔!
偶遇琐记 作家索莱尔斯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