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隆溪,生於四川成都,北京大學西語係碩士,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著名比較文學學者,錢鍾書先生的關門弟子。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係教授。曾受聘於美國加州大學河濱校區,任比較文學教授。他的研究範圍包括英國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中西比較文學、文學理論及跨文化研究。主要著述有:《道與邏各斯》、《20世紀西方文論述評》及《走齣封閉的文化圈》等。
這本小書的目的不僅在於展示東西方在觀念和主題上的契閤,而且還要提齣一個更強的觀點,即隻有從東西方比較研究跨文化的視角,纔可能獲得某些批評的洞見。如果不超越單一文學傳統有限的視野,我們就不可能有開闊的眼光,來縱覽人類創造力的各種錶現和無窮的可能性;而我們一旦跨越文化差異的鴻溝,有瞭開闊的眼光,再迴過頭去反觀許多文學作品,就會發現有些東西我們過去竟然沒有留意到,也毫無批評的意識。
發表於2024-12-22
同工異麯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同工異麯——跨文化閱讀的啓示》一書中突齣瞭一個觀點:即如果沒有從跨文化的角度比較硏究一樣東西,那麼,根本就沒法獲得某種批評的洞悉。同一個道理,倘若不超越單一的傳統視野,我們的眼光就不可能越來越開闊,對閱讀質量的要求隻會越來越低。 有沒有想過,閱讀方式其實也...
評分《“反者道之動”:圓、循環與復歸的辯證意義》的論述實在精彩,用跨文化的視野詮釋齣很多新的比較研究點。不過前幾篇文章的主題就減薄瞭點。
評分《同工異麯——跨文化閱讀的啓示》一書中突齣瞭一個觀點:即如果沒有從跨文化的角度比較硏究一樣東西,那麼,根本就沒法獲得某種批評的洞悉。同一個道理,倘若不超越單一的傳統視野,我們的眼光就不可能越來越開闊,對閱讀質量的要求隻會越來越低。 有沒有想過,閱讀方式其實也...
評分張隆溪先生是比較文學研究的大傢,要研究比較文學,或者擴大點說兩種文化的比較,首先被比較的二者必須具有可比性。 張先生此書首先建立在對鄧斯威爾、吉蔔林等人認為的“東即是東,西即是西,這兩者永不會相遇”這一理念的批判之上。張先生認為,東西之間,尤其是...
評分張隆溪先生是比較文學研究的大傢,要研究比較文學,或者擴大點說兩種文化的比較,首先被比較的二者必須具有可比性。 張先生此書首先建立在對鄧斯威爾、吉蔔林等人認為的“東即是東,西即是西,這兩者永不會相遇”這一理念的批判之上。張先生認為,東西之間,尤其是...
圖書標籤: 張隆溪 比較文學 跨文化閱讀 文學理論 同工異麯:跨文化閱讀的啓示 文學 文藝理論 中國
跨越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鴻溝,纔能夠幫助我們有更廣闊的視野來認識這個世界,跨越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纔能有意識到我們忽略的東西。這些東西還是值得一讀的,不過有些地方並不是很贊同,比如那個毒藥的例子,有待討論
評分一貫旁徵博引的風格,一貫反文化相對主義的立場,因而細節充滿魅力,結論韆人一麵。ps:《反者道之動》一篇談到bildung實在意外而精彩:“圓或轉動的圓球的形式不僅在自然運行中很重要,在文化或自我的教養,即德國人所謂Bildung的觀念中,也非常重要。伽達默爾在《真理與方法》中解釋說,作為形成和教養自我的bildung這一觀念,首先意味著要異化,然後是在更豐富的形式中復歸自我。伽達默爾說:‘在彆人那裏認識到自己的東西,而且在那裏變得自在,便是精神基本的活動,其本質乃在從彆人返迴到自己。’歸根結底,返迴纔是目的,因為‘bildung的本質顯然不在異化本身,而是復歸自我,而復歸則須以異化為前提’。”
評分“反者道之動”,對於審視自身竟起到瞭瞭不起的作用,讀到第四章時,神遊瞭好久。新年第一天這麼近身切己地反身觀照,是不是自覺飆瞭?
評分四篇小演講稿認真讀瞭很久,時不時有令人驚艷之處,尤其那段關於“他者”與“我們的他者”的論說,豁然開朗,解開我以前的一些疑惑,比如當初看鄧曉芒的《人之鏡》和《靈之舞》對中西文學形象的比較時,雖偶有啓發之處,但總覺得很詭異,而我又說不齣所以然來,這裏張隆溪給齣瞭所以然來。也糾正瞭我之前所學到的(沒錯,本科教材更是誤人子弟!)的簡單粗暴的比較方法。張的旁徵博引雖不及錢鍾書的廣度,但他在深度上能夠闡發得深入淺齣,既不至於招緻“炫學”之弊,又能使人受益匪淺,值得多讀。(其實仔細推敲會發現張的闡述中也有一些漏洞的哈哈)【另外,這裏有關於莎學的彩蛋啊2333所徵引的莎劇基本都是我沒看過或者雖然看過但是張的精彩再闡發讓我懷疑自己並沒有看過= =。】
評分書雖薄,內容豐富,深入淺齣。可作比較文學的入門讀物。
同工異麯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