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的問題受到二十世紀文學、藝術、哲學、人類學、社會學的格外關注,這與存在主義思潮一再從形而上層麵以死威逼生之意義相關。加繆筆下的“局外人”理直氣壯地問:“別人的死活,母親的慈愛,對我還有甚麼意思呢?既然我自己,隻有一種命運在等待著我,……不管是誰,有一天都注定要死。”存在主義思想將人及其生存的意義置於受死威脅和嘲弄的位置。
基督信仰的死亡理解觀與此針鋒相對:它讓人及其生存置身於威脅和嘲弄死的位置。基督信仰的核心實質,如本書作者所指齣的,正在於以生威脅和嘲弄死,而非相反,讓死來威脅和嘲弄生。復活信念使人生齣死入生。
本書作者雲格爾( Eberhard Jungel )係德國圖賓根大學新教神學係係統神學教授。稍微瞭解當代歐洲神學的學者都知道,雲格爾在當今神學思想界的突齣影響。雲格爾的思想以精闢入理見稱,早在青年時代就曾得卡爾.巴特的高度賞識,而今他也似乎是唯一有份量的巴特思路的推進者,儘管其推進的方嚮已極具個性。雲格爾的神學受自黑格爾至海德格爾的德國哲學傳統浸淫頗深,神學語言極富思辨性和創見性,非常講究神學言說的藝術,這大概因為他主張“上帝的可說性”( Sagbarkeit Gottes ),一反本世紀頗為強勢的“上帝不可說”思潮。要而言之,雲格爾使當代解釋學神學進入到一個新的層麵。
本書對死這一頗為棘手的問題的神學言說饒有深味,它不僅與哲學、醫學、人類學、社會學的死亡理解對話,也與基督教思想傳統和當今教會思想中的偏頗見解對話,
發表於2025-03-31
死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終會死去,但卻不會時時告訴自己這個事實。死亡一定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但它似乎還很遙遠。死,雖然是自然規律,卻是一種來自他者的經驗,我們隻能經曆他人的死亡,當我們自己的死亡來到時,我們已無法經驗,也不能再去訴說。死,如謎一般。雲格爾在《死論》一...
評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終會死去,但卻不會時時告訴自己這個事實。死亡一定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但它似乎還很遙遠。死,雖然是自然規律,卻是一種來自他者的經驗,我們隻能經曆他人的死亡,當我們自己的死亡來到時,我們已無法經驗,也不能再去訴說。死,如謎一般。雲格爾在《死論》一...
評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終會死去,但卻不會時時告訴自己這個事實。死亡一定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但它似乎還很遙遠。死,雖然是自然規律,卻是一種來自他者的經驗,我們隻能經曆他人的死亡,當我們自己的死亡來到時,我們已無法經驗,也不能再去訴說。死,如謎一般。雲格爾在《死論》一...
評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終會死去,但卻不會時時告訴自己這個事實。死亡一定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但它似乎還很遙遠。死,雖然是自然規律,卻是一種來自他者的經驗,我們隻能經曆他人的死亡,當我們自己的死亡來到時,我們已無法經驗,也不能再去訴說。死,如謎一般。雲格爾在《死論》一...
評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終會死去,但卻不會時時告訴自己這個事實。死亡一定在人生的某個時刻,但它似乎還很遙遠。死,雖然是自然規律,卻是一種來自他者的經驗,我們隻能經曆他人的死亡,當我們自己的死亡來到時,我們已無法經驗,也不能再去訴說。死,如謎一般。雲格爾在《死論》一...
圖書標籤: 哲學 宗教 神學 死作為哲學問題 死亡 學術 雲格爾 基督教
不是說不好,但真的不推薦讀,大傢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2012-09-04~~2012-09-15 )
評分不是說不好,但真的不推薦讀,大傢何必跟自己過不去呢!(2012-09-04~~2012-09-15 )
評分奧古斯丁論死: a. 靈魂的死:上帝遺棄瞭靈魂之時。 b. 肉體的死:賦予肉體生命力的靈魂離開瞭肉體之時。 c. 兩者共同的死:被上帝遺棄的靈魂離開瞭肉體。 d.第二次的死:被上帝遺棄的靈魂、被靈魂遺棄的肉體,已經從新結閤,從死中復活的人,遙遙無期地活著,忍受不滅的死,永受痛苦。
評分阿門 ,我沒看懂..........
評分奧古斯丁論死: a. 靈魂的死:上帝遺棄瞭靈魂之時。 b. 肉體的死:賦予肉體生命力的靈魂離開瞭肉體之時。 c. 兩者共同的死:被上帝遺棄的靈魂離開瞭肉體。 d.第二次的死:被上帝遺棄的靈魂、被靈魂遺棄的肉體,已經從新結閤,從死中復活的人,遙遙無期地活著,忍受不滅的死,永受痛苦。
死論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