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经熊(1899-1986),字德生,为现代中国政治和法学界颇有影响的天主教学者。他早年曾在天津学法学,1917年到美以美会创办的比较法法学院就读,同年领洗入美以美会。1920~1924年,留学美、法、德国,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发表大量英文文章,并于1935年创办英文杂志《天下月刊》,作者在其刊物上发表关于法律、宗教、哲学、文化、人生等方面的感想和见解。1937年皈依天主教。1946年出任中华民国驻罗马教廷公使。
发表于2025-04-17
超越东西方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整理书柜时偶然翻出了这本读研究生时从一位信教的同学那里复印来的书。心情使然,花了几个晚上,读完了。惊叹于吴博士的渊博和睿智,更钦慕他皈依基督教后那种内心的安宁、幸福和对上主真挚的爱。我们日常向往的美德,似乎都在宗教情结的完全笼罩之下。怀着对上主的爱,自信、...
评分成为我这一代的中国人,就是成为一个非常困惑的人(To be a Chinese of my generation is to be a very much bewildered person.)。我从一个避难所到另一个避难所,经过许多震惊。无论如何,生而为人都是坏事。我们不是甚至在脐带剪断之前,便哭喊、挥拳,像小魔头一样吗?...
评分...... 从“约翰·吴”到“若望·吴” 当二十五岁的法学博士吴经熊揭橥未来中国为“一个中西联姻的婴儿”,他对近代中国的这一社会/文化的转型是堪具理性的了解的,他对自我的期许——“发挥孟德斯鸠式的作用”——也是了然于胸的。关于他决心投身的法律事业,这位中国法...
评分一直没写读后感了,昨天看完吴经熊博士的这本自传,我萌生了写点什么的念头。记得多年前读林语堂的《信仰之旅》,也曾有某种类似又说不清楚的感动,让我泪流满面,不知道是什么打动了我的心,也许是灵魂被触动了吧? 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曾深深地吸引我,然而“涅槃”这一佛教最...
评分吴经熊是个令我佩服的人物。他用英文写成的《超越东西方》,其实更像是他的自传。结果书的后面建议上架为宗教科学。当然了,在我国的话,只要跟宗教有关的都是宗教科学类,这毫无疑问。 对于宗教,我总是不能信仰。大学的时候老是有外国留学生乐意担当传教士的角色,那个叫Kell...
图书标签: 吴经熊 宗教 法学 信仰 传记 基督教 思想 自传
《超越东西方》一书为吴经熊用英文撰写,于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在纽约初版,此后先后被译为法文、葡萄牙文、荷兰文、德文、韩文出版。这是他的自传体著作,书中以一种灵性自白的笔触描述了其人生经历、及其宗教皈依的心路历程。其思绪浪漫任运,题材涉猎广泛,文笔优美典雅,多有惊人之见和神来之笔,堪称中国现代基督宗教灵修文学之杰作。吴经熊以一种信仰的虔诚叙述了其对基督宗教的体验、见证,同时亦以一种比较的视域论及其对儒、佛、道三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精神之真谛精髓的体会、见解。在他看来,“中国人是按照儒家学说为人处世的,同时得到了道家去世思想的平衡,但在他们内在的生活里他们追随的却是佛教思想。”在此,儒家思想的本质乃论及伦理关系,道家思想关涉不可言喻、神秘莫测的终极实在,而佛教则以其“在片刻活出永恒”的禅悟来让人达到从此岸到彼岸、从缘起界到绝对界、从时间到永恒、从现象到实在的“过渡”。他认为,中国精神的最基本特征,“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个别、最世俗与最脱俗、超越的理想主义与讲实际的实用主义的结合。”其实,吴经熊在这里已体悟到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可以说,儒家之道德哲学是以伦理学之途来追求众生的和谐,着眼于社会人生;道家之自然哲学是以生理学之途来追求自然的和谐,着眼于自然万物;而佛教之精神哲学则是以心理学之途来追求宇宙的和谐,着眼于内心反思。这些追求在中国文化中殊途同归,共构其追求和谐的文化精神。而吴经熊则引入了基督宗教信仰体系和西方文化精神传统的参照,旨在达到对东方、西方的超越。其以娴熟的西文来流畅阐述中国思想,本身更是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天衣无缝的和谐境界。
两年前读过
评分吴经熊
评分吴经熊
评分中国版的忏悔录,字字充满灵性,中国公教徒应人手一册
评分认识了自己的人~~
超越东西方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