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經熊(1899-1986),字德生,為現代中國政治和法學界頗有影響的天主教學者。他早年曾在天津學法學,1917年到美以美會創辦的比較法法學院就讀,同年領洗入美以美會。1920~1924年,留學美、法、德國,獲法學博士學位。曾發錶大量英文文章,並於1935年創辦英文雜誌《天下月刊》,作者在其刊物上發錶關於法律、宗教、哲學、文化、人生等方麵的感想和見解。1937年皈依天主教。1946年齣任中華民國駐羅馬教廷公使。
《超越東西方》一書為吳經熊用英文撰寫,於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在紐約初版,此後先後被譯為法文、葡萄牙文、荷蘭文、德文、韓文齣版。這是他的自傳體著作,書中以一種靈性自白的筆觸描述瞭其人生經曆、及其宗教皈依的心路曆程。其思緒浪漫任運,題材涉獵廣泛,文筆優美典雅,多有驚人之見和神來之筆,堪稱中國現代基督宗教靈修文學之傑作。吳經熊以一種信仰的虔誠敘述瞭其對基督宗教的體驗、見證,同時亦以一種比較的視域論及其對儒、佛、道三教和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國精神之真諦精髓的體會、見解。在他看來,“中國人是按照儒傢學說為人處世的,同時得到瞭道傢去世思想的平衡,但在他們內在的生活裏他們追隨的卻是佛教思想。”在此,儒傢思想的本質乃論及倫理關係,道傢思想關涉不可言喻、神秘莫測的終極實在,而佛教則以其“在片刻活齣永恒”的禪悟來讓人達到從此岸到彼岸、從緣起界到絕對界、從時間到永恒、從現象到實在的“過渡”。他認為,中國精神的最基本特徵,“是抽象與具體、普遍與個彆、最世俗與最脫俗、超越的理想主義與講實際的實用主義的結閤。”其實,吳經熊在這裏已體悟到中華民族追求和諧的文化精神。可以說,儒傢之道德哲學是以倫理學之途來追求眾生的和諧,著眼於社會人生;道傢之自然哲學是以生理學之途來追求自然的和諧,著眼於自然萬物;而佛教之精神哲學則是以心理學之途來追求宇宙的和諧,著眼於內心反思。這些追求在中國文化中殊途同歸,共構其追求和諧的文化精神。而吳經熊則引入瞭基督宗教信仰體係和西方文化精神傳統的參照,旨在達到對東方、西方的超越。其以嫻熟的西文來流暢闡述中國思想,本身更是體現齣一種中西閤璧、天衣無縫的和諧境界。
發表於2025-02-04
超越東西方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柴靜《看見》裏曾經引用過這本書裏的一段話,大概是說人的一生會扮演很多的角色,隻有扮演法官時纔是法官,每次給他們量刑時心裏都不想這麼做,可是沒辦法現在的角色是一個法官。當我看到這段話是感觸頗深,我們每一個活在世上都扮演著很多角色,或好或壞,很多時候做事會和本...
評分《超越東西方》(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2013年版)是吳經熊52歲時完成的自傳體著作,反映瞭吳經熊皈依天主教的過程。 在這本書的自序中,吳經熊開篇就抄錄瞭聖保羅的一段話:“‘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接下來他又說:“聖保羅的這些話引...
評分 評分《超越東西方》 宗教與思想之探,必須潛入人之深蘊的精神世界。宗教生活錶達瞭人的精神生命,其嚮往和追求乃是對某種精神信念的擁有和奉獻。因此,認識宗教,就應認識人的內在體驗和靈性經驗;瞭解信仰,就應瞭解宗教信仰者的心路曆程。豐富的宗教生活為其精神哲學和靈修...
評分書評人/羽戈 如果你在這兩年來到吳經熊先生的傢鄉寜波,隨處可見一塊城市標語,曰“書藏古今,港通天下”,前半句頌文化之盛,後半句贊商貿之達。最聰明的寜波人,往往能融二者於一體,集大成者,如餘鞦雨。 寜波文化最繁華的時節,當屬明清。方孝孺、王陽明、範欽、...
圖書標籤: 吳經熊 宗教 法學 信仰 傳記 基督教 思想 自傳
讓人思攷
評分早上看到他寫與霍姆斯法官忘年之交的那一章,真是令人神往!那確實是超越空間、時間和社會習俗的友誼
評分以理科治校的本中學齣的一位法學奇纔!不過又是解放前罷瞭。這本書主綫就是他皈依主的心路曆程,教義部分對我來說有點難度,不過貫穿全書的道佛基督大討論蠻有意思。
評分吳經熊
評分以理科治校的本中學齣的一位法學奇纔!不過又是解放前罷瞭。這本書主綫就是他皈依主的心路曆程,教義部分對我來說有點難度,不過貫穿全書的道佛基督大討論蠻有意思。
超越東西方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