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龙之介,1892年生于东京。1915年就读于东京大学英文专业时以短篇小说《罗生门》步入文学创作之途。1916年的《鼻》受到夏目漱石的极大赞赏,成为其进入文学殿堂的叩门之作。在1927年35岁时便因“恍惚的不安”自行中止了生命的流程。芥川是世界文坛上屈指可数的诡异奇才,电影大师黑泽明获奥斯卡金像奖《罗生门》电影即改编自此书。
发表于2025-04-19
罗生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1- 关于芥川的许多中篇和短篇,我读过鲁迅的译本,读过文洁若的译作,包括这几年林少华译的新版。所以,即使不同译者在译作中不经意加入了自己的文字色彩,我也已经大概看出了芥川原本的模样。 相较于《地狱变》这样极致的悲剧,我倒觉得《鼻》这样不喧闹却还...
评分不爱子女不敬父母好色出轨拜金非处同性恋又如何 10-12-08 我一直很珍惜校内、微博这个平台,我平常不是那种经常去天涯等论坛的人,也无从知道同龄人的所思所想,所以当大s和汪小菲通过微博在了一起,当我通过校内上处处讽刺挖苦的声音,便也能偷偷的管中窥豹了解一二。 尤...
评分在生存面前,人们轻易的撕下了道德的面具,露出了丑陋的肉体。 “罗生门”一词,在日语中含有“位于人间与地狱之间的城门”的意思,因此,芥川把故事发生地设在罗生门是有深意的。(黑泽明改编自芥川的另一部短篇《密林中》的电影也取名为《罗生门》,并将以在罗生门下讲故事的...
评分重新阅读,这一次,引起我惊讶的,是芥川龙之介对于艺术那种庄严的使命感。他写了不少关于艺术大师的故事。对大师们追求臻于完美的执著,不仅强烈认同,更是景仰。写泷泽马琴那篇,创造过程中的动摇、悲观,灵感来时的兴奋狂喜不能自已,都像是自己的苦乐谈。这种创作的价值观...
图书标签: 芥川龙之介 日本文学 日本 小说 罗生门 林少华 人性 文学
本书收录芥川中短篇小说13篇。《罗生门》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第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鼻》则把犀利的笔锋直接刺向人的深层心理,委实耐人回味。
书山稗海,文史苑囿,于中沉潜含玩,钩没抉隐,一日发而为文,自是信手拈来,随机生发,纵横捭阖,不可抑勒。由庙堂高官到市井小民,由紫宸之深到江湖之运,其笔下无不呼之即来,腾跃纸上。这方面选了《罗生门》、《鼻》、《地狱变》等代表作。另一类便是现实题材。芥川生性敏感,近乎神经质地敏感。一般来说,他不重描绘而意在发掘,疏于叙述而工于点化。少是轻灵与潇洒,多的是沉郁与非凉。这点不难从其他几篇中窥其一斑。
三星不是给芥川龙之介,而是给译本的。 不能阅读日语原版,只能借助林少华先生的译本,之前的村上春树和夏目漱石均是读林老师的译本。 但一路下来感觉林老师的个人风格压制了我对作者本人原文的解读,时不时出现的“惟其如此”、“也好”、“这样可好”等林氏字眼让我着实审美疲劳。
评分罗生门没那么邪乎,反而是黑泽明搞得。侏儒警语翻译的好,简直是日本的尼采。一个人精神的软弱层度和他的批判精神反过来了,小说短小而鬼锐,就像富坚义博,活该短命。
评分喜欢《鼻》中的这一句:人们心里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感情,没有人不对旁人的不幸给予同情,但当那人摆脱不幸,心里就不知不觉若有所失起来,以至想让那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中去”。
评分类似随笔这种东西,窃以为任谁也无法完完全全理解,就算勉强以为自己看得明白,也不过是以自己的角度牵强附会地猜度作者罢了。芥川龙之介的这本小书,前面的文章在我看来都平平,惊世骇俗也罢故作深奥也罢,到底仅仅是一般水平偏上的小说。而末尾这一篇《“侏儒警语”序》倒是神来之笔。除却频频点头,有时竟因他尖刻地直逼内心痛处而恼怒起来了。 另:由于本书系我欣赏和鄙夷交加的林少华先生翻译,阅读之间竟生出奇妙的村上意味。
评分生命,是一朵疯狂而绝美的花,开在有毒的土壤上
罗生门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