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入語堂。1912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本書是個人探求宗教經驗的記錄,記載自身在信仰上的探險、疑難及迷惘,與其他哲學和宗教的磋研,以及對往聖先哲最珍貴的所言、所誨的省求。當然,這是一次興奮的旅程,但願我能敘述明簡。深信這種對崇高真理的探求,每一個人都必須遵循他自己的途徑,每一途徑人人各異。哥倫布是否曾在美洲登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確實曾去探險,且曆經探險途中所有的興奮、焦慮和快樂。
本書以林博士的真誠、反叛、不願人雲亦雲,做一個應聲蟲,他要自己尋找探討是必然的途徑。因為他自小生長在牧師的傢庭裏,他小時候就讀經、祈禱、參加崇拜,就連他在自稱是異教徒的一段時期,他仍是以基督徒的原則處世為人。他自稱是異教徒,因為他不想做一個掛名的基督徒,他的名字沒有記錄在任何一個教會的教友名冊上。他不甘心接受“裝在箱子裏”的信仰,當他拋棄“箱子”的時候,連“信仰”也一起拋棄瞭。然而他的基本人生觀仍是基督徒的,也許他像齊剋果一樣,是一位“存在的”基督徒。
發表於2025-04-26
從異教徒到基督徒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拿起這本書就無法再放下瞭。同樣身為一位基督徒,我很慚愧,一直以來我都很排斥中國傳統文化,固執的認為它們跟聖經的真理比起來實在不值得一提。 讀瞭林語堂先生的書,我決定要更加謙卑,去願意更好更多的認識中國傳統的文化,哲學。我應該為此感到驕傲而不是愚蠢的排斥。 從...
評分林語堂父親是一個牧師,而且他自身又是從教會學校齣身。所以他雖然是個中國人,但是先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文化。而他畢業之後再自覺的去大量的接觸中國傳統的經典著作,最後卻又是皈依到基督教。這樣的曆程決定他看問題的獨特視角,不錯的書。
評分顯然林先生要做自己的傳記,並非是要介紹自己的生命曆程,也不是評論自己思想和成就。我想林先生對做傳記是有很多的想法的,其所作《蘇東坡傳》、《武則天傳》該是過足瞭情感傳記的戲癮。或許要理解林先生的情感,理解他的品性,可以去看他的蘇東坡,看東坡先生的林語堂...
評分齊宏偉/文 林語堂定居美國後受洗加入基督教,曾著文談到自己的“信仰之旅”。把他的《信仰之旅》(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1959)和古羅馬奧古斯丁的《懺悔錄》(CONFESSIONS,400?)比較閱讀一下就會發現二者本質性的差異所在,盡管二人都受洗加入瞭基督教。本節從三個方...
評分國學現在是一個很虛的詞,尤其是現在的所謂各位國學大師,自新文化運動前後一乾大師們紛紛逝去以後,國學已經變成瞭一個虛詞,大傢都在霧裏看花,處於這個目的,探究一下林語堂的相關。 看的電子版本,分為4個部分:從異教徒到基督徒/我的自傳/八十自敘(80高壽時...
圖書標籤: 林語堂 宗教 基督教 信仰 宗教哲學 從異教徒到基督徒 中國 人物
一般般,沒啥意思。後麵自傳提供的一些細節還算有點價值。
評分我估計林先生是路德教徒……修養不夠還是翻譯問題?我都被繞暈瞭唉。很好奇他的文化歸屬感。
評分很冷的那天下午在國圖,浮光掠影的翻完瞭這本書。和書的內容無關,瞌睡毫無徵兆摧枯拉朽的襲來,一擊即中。真是個奇妙的下午
評分凡事察驗
評分“我曾在甜美、幽靜的思想草原上漫遊,看見過美麗的山豆;我曾住在孔子人道主義的堂室,曾爬登道山的高峰且看見它的崇偉;我曾瞥見過佛教的迷霧懸掛在可怕的空虛之上;而也隻有在經過這些之後,我纔降在基督教信仰的瑞士少女峰,到達雲上有陽光的世界。”
從異教徒到基督徒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