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学术史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著者简介

张国刚,男,1956年生,安徽安庆人。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学会副会长。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和清华大学“985百人计划”(200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史学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隋唐史、欧洲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面造诣颇深,成就斐然。曾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八五”青年项目“德语国家汉学史”、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中西文明的碰撞”、天津市“九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教育部九五重大课题项目“中国家庭史”、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中西早期交往与欧洲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16-18世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中德文化交流史”等项目的研究。

乔治忠,天津市武清县人,1949年7月出生。历史学博士, 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曾在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现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博士点专业学术带头人。撰有《众家编年体晋史》(校注)、《清朝官方史学研究》、《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王夫之》、《环球凉热――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历程》等著述,合作编撰《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中国历史与史学》等书。撰写《〈史通〉编撰问题辩正》、《章学诚史学创见与修志实践的关系》、《后金满文档册的产生及其史学意义》、《清代国史馆考述》、《孙盛史学发微》、《章学诚“史德”论思想评析》、《乾隆皇帝传的世纪末审视》等学术论文四十余篇,曾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首届古典文献学奖。近年投入全国高校古委会大型重点项目“清文海”的编辑工作, 目前正主持承担全国高校古委会“清文前编”项目。近年讲授博士研究生课程“中国史学史的学术体系与专题研究”、“历史考据学通论”及硕士研究生课程若干门。


中国学术史 电子书 图书目录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18

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喜欢 中国学术史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中国学术史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者: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张国刚
出品人:
页数:599
译者:
出版时间:2006-01-01
价格:4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279328
丛书系列:中华文化专题史系列丛书

图书标签: 学术史  中国学术史  张国刚  思想史  學術史  历史  中学古典  研究   


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描述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先秦到清末中国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成就,对三千年间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等传统学术及其风气的流变进行了当的论述。本书在充分论述各个时期主要学术思潮的历史特征的同时,综合条贯地介绍其他领域的学术成就。全书文字简洁流畅,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品位的概论生学术专题史读物。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学术源头的先秦时期

第一节 中国上古理性思维的曙光

一、“殷鉴”的思索

二、《易经》的思维水平

三、《易经》提供的思想启示

四、五行说、阴阳二气说以及“和同论”的出现

五、天人之辩的新思潮

第二节 孔子儒学的初创

一、孔子及其时代

二、仁学的思想体系

三、思想方法与处世哲学

四、认识论与教育学思想

五、孔子学说与治学活动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学术争鸣

一、诸子百家形成的社会条件

二、墨子及早期墨家学说

三、《老子》的睿智与道家的发展

四、思孟儒学与荀子儒学

五、法家思想及韩非的集成

六、名辩思潮与墨辩

七、阴阳家的视野

八、诸子争鸣的文化趋向

第二章 以经学为核心的汉代学术

第一节 汉初学术之状况

第二节 儒学经典化之历程

第三节 五经的阐释与传授

第四节 经学的今古文之争

第五节 阴阳五行与儒学的政治化谶纬化

第六节 封建正宗史学宗旨的确立

第七节 汉末社会批判思潮及其学术价值

第三章 多向探索的魏晋南北朝学术

第一节 学术在乱世兴盛的原因和条件

第二节 名教与自然:魏晋玄学及其主题

一、玄学的萌发

二、正始玄学

三、竹林玄学

四、中朝玄学

第三节 儒家经学的更新和继续发展

一、魏晋时期的经学

二、南朝的经学

三、北朝的经学

第四节 佛学的兴盛及其与本土思想的冲突

一、佛经的译注与佛理的探索

二、佛教与儒、道的纷争与交融

第五节 史学的独立和兴盛

一、史学的独立

二、史学的繁荣

三、朝代(国别)史、人物家族史和地方史的突出发展

第六节 文艺理论探索及其他

一、曹丕《典论》

二、陆机《文赋》

三、刘勰《文心雕龙》

四、钟嵘《诗品》

第四章 三教合流的隋唐学术

第一节 学术发展概况

第二节 经学:统一南北与定于一尊

一、隋代经学

二、唐代经学的统一

三、中晚唐经学的更张

第三节 史学:总结与创新

一、繁盛的史学园地

二、史学注疏学——对《史记》、《汉书》等的研究

三、正史的编撰

四、唐代史学双擘——《史通》与《通典》

第四节 佛学:唐代学术史上的桂冠

一、佛典的翻译与研究

二、天台宗及其佛学要旨

三、华严宗及其佛学要旨

四、法相宗及其佛学要旨

五、禅宗及其佛学要旨

第五节 道教:皇家宗教及其哲理化

一、道家与道教及其发展

二、道教论著与道藏编纂

三、道佛之争与道教的哲理化l

第六节 儒学的异端与更新

一、王通的儒学异端

二、韩柳刘的天道观

三、韩李的心性论

第七节 文学与语言:时代学风的侧影

一、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研究

二、《文选》学的繁荣

三、类书的编纂

四、字书和韵书的编撰

五、汉语字母学的诞生

第八节 结语

第五章 探求义理的宋元学术l

第一节 治经方法的变革与宋学方法的形成

一、宋儒对汉学的改造和宋学的特征l

二、义理的偏重与宋学方法的成熟

第二节 宋学方法的治经实践

一、宋儒治“三经”

二、“十三经”的组成与朱熹注“四书”

三、元儒对宋学治经方法的修正

第三节 用宋学方法探求“理”的历程

一、北宋时期各学派对“理”的提出和初步解释

二、南宋时期朱熹、陆九渊对“理”的不同认识

三、宋末元朝理学家“和会”朱陆的努力

四、宋元学者对理学学术史的初步研究

第四节 对前代历史的义理性评说

一、苏氏父子对上古三代及前四史的评价

二、《唐鉴》对唐代历史的批评

三、《新五代史》对五代历史的看法

四、《资治通鉴》对战国至唐五代历史时段的

总认识

五、《通志》和《文献通考》的“会通”主张

六、元代史臣对宋代及辽金历史的态度

第五节 与义理之学并存的考辨方法

一、校勘学的成熟

二、司马光创行的长编考异法

三、金石学的兴起

四、杂史的增多及其学术意义

第六节 理学家对文学的评判和倡导

一、对文学史的评判

二、推崇经义与轻视文学

三、对俗文学疏离义理倾向的态度

第六章 心学撞击下的明代学术

第一节 强劲的义理官学

一、刘基、宋濂、方孝孺学宗义理、以身证学

二、三《大全》的颁布与义理强劲之风

三、曹端、吴与弼等维护朱学、辨义明理

第二节 心性主体理念的崛起与传统义理之学的抗争

一、从梵琦心禅到陈、湛江门心学

二、阳明心性之论铸造主体理念之学

三、从罗钦顺、王廷相到吕坤对义理学的修正继承

四、王门后学由论心性走向言心情

五、由义理走向心性的逻辑必然

第三节 义理、心性之外,务实求用之中

一、明代医药学——李时珍对生命个体的珍惜

二、徐光启、宋应星——求真致用之学

三、徐霞客——野外考察地理学的先驱

四、明代学术的另一股力量——实学

第七章 清前期的学术发展

第一节 动荡岁月中的学术分野

一、实学思潮中理学三流派的分化

(一)黄宗羲的批判史学观

(二)顾炎武的经学新证法

(三)王夫之对义理、心性的思辨

(四)经世守身并重的李颐

(五)陆世仪、孙奇逢对理学的精要阐释

二、既不“皓首穷经”,也不坐论心性

(一)傅山以“经子齐观”向权威挑战

(二)方以智以“质测”、“通几”开辟求知新路

第二节 清朝初期学术发展的文化背景

一、清初学人群体的社会结构

二、对明代文化遗风的因革扬弃

三、私家讲学传统的继续

四、学术宗派之争的渐次淡化

第三节 颜李学派的论点及其学术影响

一、对程朱理学的抨击

二、主张“习行”的人生价值观

三、颜李学派在学术史上的影响

第四节 考据学风的前驱

一、书籍辨伪与文献考证

二、历史地理考证的兴起

三、耙梳资料,撰著史书的务实务博趋向

第五节 乾嘉考据学的兴盛及其影响

一、乾嘉时期的著名考据学者及其著述

二、乾嘉考据学者的治学主张

三、乾嘉考据学的地位和影响

第六节 乾嘉时期学术的另一侧面

一、戴震的学术思想

二、章学诚的学术思想

第七节 官方的学术活动

一、康雍年间的官方修书事业

二、乾隆朝官方的学术活动

三、清代官修书的学术地位

第八章 在传统中挣扎的晚清学术

第一节 清代后期学术成果总论

第二节 考据余风:清学殿军的集成与创新

第三节 今文经学派:经世传统的复兴与学术的变异

第四节 古文与理学:儒学正统派的走向

第五节 汉宋折衷:传统学术发展的新思路

第六节 西潮初起:西方学术概念与内容的初步

引进

第七节 学术转型:近代学术的萌芽

附录清朝后期学术成果总汇

后记

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学术通史的角度来说,此书还算不错的,有些自己的看法,侧重点也有与他人不同处

评分

从学术通史的角度来说,此书还算不错的,有些自己的看法,侧重点也有与他人不同处

评分

蛮不错的,但是像宋学、阳明学论述的还不够详细,还需要找其他资料来补充

评分

从学术通史的角度来说,此书还算不错的,有些自己的看法,侧重点也有与他人不同处

评分

确实是学术“史”,讲why比较多而what比较少,对于各种学术思想产生的背景都有提及,而具体的各家之言着墨寥寥。书成众手,体例未免混乱,所言各个时代学术门类也不很全,基本按照四部的分类法串讲,而以经学为中心。一头一尾讲得好一些,中间……不好说。

中国学术史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