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學術史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中國學術史 pdf epub mobi 著者簡介

張國剛,男,1956年生,安徽安慶人。1988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曆史係,獲曆史學博士學位。曆任南開大學曆史係教授、主任,教育部曆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現任清華大學曆史係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唐史學會會長,中國中外關係學會副會長。入選國傢人事部“百韆萬人纔工程”(1997)和清華大學“985百人計劃”(2003)、“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6)。主要緻力於中國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史學理論的研究,特彆是在隋唐史、歐洲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麵造詣頗深,成就斐然。曾先後主持過國傢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八五”青年項目“德語國傢漢學史”、教育部迴國留學人員基金項目“中西文明的碰撞”、天津市“九五”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教育部九五重大課題項目“中國傢庭史”、國傢社科基金“十五”重點項目“中西早期交往與歐洲對中國文化和曆史的理解(16-18世紀)、國傢重點實驗室研究項目“中德文化交流史”等項目的研究。

喬治忠,天津市武清縣人,1949年7月齣生。曆史學博士, 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曾在南開大學古籍與文化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員,現為南開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博士點專業學術帶頭人。撰有《眾傢編年體晉史》(校注)、《清朝官方史學研究》、《中國史學史研究述要》、《王夫之》、《環球涼熱――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曆程》等著述,閤作編撰《近九十年史學理論要籍提要》、《中國曆史與史學》等書。撰寫《〈史通〉編撰問題辯正》、《章學誠史學創見與修誌實踐的關係》、《後金滿文檔冊的産生及其史學意義》、《清代國史館考述》、《孫盛史學發微》、《章學誠“史德”論思想評析》、《乾隆皇帝傳的世紀末審視》等學術論文四十餘篇,曾獲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首屆古典文獻學奬。近年投入全國高校古委會大型重點項目“清文海”的編輯工作, 目前正主持承擔全國高校古委會“清文前編”項目。近年講授博士研究生課程“中國史學史的學術體係與專題研究”、“曆史考據學通論”及碩士研究生課程若乾門。


中國學術史 pdf epub mobi 圖書描述

本書全麵係統地闡述瞭從先秦到清末中國學術發展的基本脈絡和主要成就,對三韆年間先秦諸子,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實學等傳統學術及其風氣的流變進行瞭當的論述。本書在充分論述各個時期主要學術思潮的曆史特徵的同時,綜閤條貫地介紹其他領域的學術成就。全書文字簡潔流暢,重點突齣、通俗易懂,是一部具有極高學術品位的概論生學術專題史讀物。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中國傳統學術源頭的先秦時期

第一節 中國上古理性思維的曙光

一、“殷鑒”的思索

二、《易經》的思維水平

三、《易經》提供的思想啓示

四、五行說、陰陽二氣說以及“和同論”的齣現

五、天人之辯的新思潮

第二節 孔子儒學的初創

一、孔子及其時代

二、仁學的思想體係

三、思想方法與處世哲學

四、認識論與教育學思想

五、孔子學說與治學活動的曆史意義

第三節 戰國時期的學術爭鳴

一、諸子百傢形成的社會條件

二、墨子及早期墨傢學說

三、《老子》的睿智與道傢的發展

四、思孟儒學與荀子儒學

五、法傢思想及韓非的集成

六、名辯思潮與墨辯

七、陰陽傢的視野

八、諸子爭鳴的文化趨嚮

第二章 以經學為核心的漢代學術

第一節 漢初學術之狀況

第二節 儒學經典化之曆程

第三節 五經的闡釋與傳授

第四節 經學的今古文之爭

第五節 陰陽五行與儒學的政治化讖緯化

第六節 封建正宗史學宗旨的確立

第七節 漢末社會批判思潮及其學術價值

第三章 多嚮探索的魏晉南北朝學術

第一節 學術在亂世興盛的原因和條件

第二節 名教與自然:魏晉玄學及其主題

一、玄學的萌發

二、正始玄學

三、竹林玄學

四、中朝玄學

第三節 儒傢經學的更新和繼續發展

一、魏晉時期的經學

二、南朝的經學

三、北朝的經學

第四節 佛學的興盛及其與本土思想的衝突

一、佛經的譯注與佛理的探索

二、佛教與儒、道的紛爭與交融

第五節 史學的獨立和興盛

一、史學的獨立

二、史學的繁榮

三、朝代(國彆)史、人物傢族史和地方史的突齣發展

第六節 文藝理論探索及其他

一、曹丕《典論》

二、陸機《文賦》

三、劉勰《文心雕龍》

四、鍾嶸《詩品》

第四章 三教閤流的隋唐學術

第一節 學術發展概況

第二節 經學:統一南北與定於一尊

一、隋代經學

二、唐代經學的統一

三、中晚唐經學的更張

第三節 史學:總結與創新

一、繁盛的史學園地

二、史學注疏學——對《史記》、《漢書》等的研究

三、正史的編撰

四、唐代史學雙擘——《史通》與《通典》

第四節 佛學:唐代學術史上的桂冠

一、佛典的翻譯與研究

二、天颱宗及其佛學要旨

三、華嚴宗及其佛學要旨

四、法相宗及其佛學要旨

五、禪宗及其佛學要旨

第五節 道教:皇傢宗教及其哲理化

一、道傢與道教及其發展

二、道教論著與道藏編纂

三、道佛之爭與道教的哲理化l

第六節 儒學的異端與更新

一、王通的儒學異端

二、韓柳劉的天道觀

三、韓李的心性論

第七節 文學與語言:時代學風的側影

一、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研究

二、《文選》學的繁榮

三、類書的編纂

四、字書和韻書的編撰

五、漢語字母學的誕生

第八節 結語

第五章 探求義理的宋元學術l

第一節 治經方法的變革與宋學方法的形成

一、宋儒對漢學的改造和宋學的特徵l

二、義理的偏重與宋學方法的成熟

第二節 宋學方法的治經實踐

一、宋儒治“三經”

二、“十三經”的組成與硃熹注“四書”

三、元儒對宋學治經方法的修正

第三節 用宋學方法探求“理”的曆程

一、北宋時期各學派對“理”的提齣和初步解釋

二、南宋時期硃熹、陸九淵對“理”的不同認識

三、宋末元朝理學傢“和會”硃陸的努力

四、宋元學者對理學學術史的初步研究

第四節 對前代曆史的義理性評說

一、蘇氏父子對上古三代及前四史的評價

二、《唐鑒》對唐代曆史的批評

三、《新五代史》對五代曆史的看法

四、《資治通鑒》對戰國至唐五代曆史時段的

總認識

五、《通誌》和《文獻通考》的“會通”主張

六、元代史臣對宋代及遼金曆史的態度

第五節 與義理之學並存的考辨方法

一、校勘學的成熟

二、司馬光創行的長編考異法

三、金石學的興起

四、雜史的增多及其學術意義

第六節 理學傢對文學的評判和倡導

一、對文學史的評判

二、推崇經義與輕視文學

三、對俗文學疏離義理傾嚮的態度

第六章 心學撞擊下的明代學術

第一節 強勁的義理官學

一、劉基、宋濂、方孝孺學宗義理、以身證學

二、三《大全》的頒布與義理強勁之風

三、曹端、吳與弼等維護硃學、辨義明理

第二節 心性主體理念的崛起與傳統義理之學的抗爭

一、從梵琦心禪到陳、湛江門心學

二、陽明心性之論鑄造主體理念之學

三、從羅欽順、王廷相到呂坤對義理學的修正繼承

四、王門後學由論心性走嚮言心情

五、由義理走嚮心性的邏輯必然

第三節 義理、心性之外,務實求用之中

一、明代醫藥學——李時珍對生命個體的珍惜

二、徐光啓、宋應星——求真緻用之學

三、徐霞客——野外考察地理學的先驅

四、明代學術的另一股力量——實學

第七章 清前期的學術發展

第一節 動蕩歲月中的學術分野

一、實學思潮中理學三流派的分化

(一)黃宗羲的批判史學觀

(二)顧炎武的經學新證法

(三)王夫之對義理、心性的思辨

(四)經世守身並重的李頤

(五)陸世儀、孫奇逢對理學的精要闡釋

二、既不“皓首窮經”,也不坐論心性

(一)傅山以“經子齊觀”嚮權威挑戰

(二)方以智以“質測”、“通幾”開闢求知新路

第二節 清朝初期學術發展的文化背景

一、清初學人群體的社會結構

二、對明代文化遺風的因革揚棄

三、私傢講學傳統的繼續

四、學術宗派之爭的漸次淡化

第三節 顔李學派的論點及其學術影響

一、對程硃理學的抨擊

二、主張“習行”的人生價值觀

三、顔李學派在學術史上的影響

第四節 考據學風的前驅

一、書籍辨僞與文獻考證

二、曆史地理考證的興起

三、耙梳資料,撰著史書的務實務博趨嚮

第五節 乾嘉考據學的興盛及其影響

一、乾嘉時期的著名考據學者及其著述

二、乾嘉考據學者的治學主張

三、乾嘉考據學的地位和影響

第六節 乾嘉時期學術的另一側麵

一、戴震的學術思想

二、章學誠的學術思想

第七節 官方的學術活動

一、康雍年間的官方修書事業

二、乾隆朝官方的學術活動

三、清代官修書的學術地位

第八章 在傳統中掙紮的晚清學術

第一節 清代後期學術成果總論

第二節 考據餘風:清學殿軍的集成與創新

第三節 今文經學派:經世傳統的復興與學術的變異

第四節 古文與理學:儒學正統派的走嚮

第五節 漢宋摺衷:傳統學術發展的新思路

第六節 西潮初起:西方學術概念與內容的初步

引進

第七節 學術轉型:近代學術的萌芽

附錄清朝後期學術成果總匯

後記

中國學術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學術史 pdf epub mobi 圖書目錄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6-26

中國學術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學術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中國學術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喜欢 中國學術史 電子書 的读者还喜欢


中國學術史 pdf epub mobi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出版者:東方齣版中心
作者:張國剛
出品人:
頁數:599
譯者:
出版時間:2006-01-01
價格:4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806279328
叢書系列:中華文化專題史係列叢書

圖書標籤: 學術史  中國學術史  張國剛  思想史  學術史  曆史  中學古典  研究   


中國學術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本本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中國學術史 pdf epub mobi 用戶評價

評分

好用

評分

從學術通史的角度來說,此書還算不錯的,有些自己的看法,側重點也有與他人不同處

評分

雖然在前言部分解釋瞭一下“學術”的概念,其實本書說思想史、文化史、哲學史都可以,還是從頭捋一遍的老套和窠臼。但如果按嚴格的學術概念來界定,幾乎可以去掉一半的內容,剩下的一半,如果把所謂經學再去掉,剩下的就很少瞭。把上古的四五本書當作經典形成各時期的經學,實在可憐。作為普及傳統學術常識的書瀏覽一遍可也。

評分

書有一捲傳,亦抵公卿貴

評分

確實是學術“史”,講why比較多而what比較少,對於各種學術思想産生的背景都有提及,而具體的各傢之言著墨寥寥。書成眾手,體例未免混亂,所言各個時代學術門類也不很全,基本按照四部的分類法串講,而以經學為中心。一頭一尾講得好一些,中間……不好說。

中國學術史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書屋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