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

天人之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世英
出品人:
页数:390
译者:
出版时间:2005-12
价格:43.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010020129
丛书系列:哲学史家文库
图书标签:
  • 哲学 
  • 张世英 
  • 天人合一 
  • 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 
  • 張世英 
  • 中国哲学 
  • 黑格尔 
  • 思想史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者认为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为主导。本书以此为纲,论述了中西哲学的发展线索和各自的一系列特征,把中西哲学的各大流派和思想观点放在整 个人类思想发展的同一条历史长河中对它们作纵向的考察,并由此而集中论述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哲学向何处去?二是哲学何为?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历史”与中篇“理论”就是对这两个问题的直接回答和思者,下篇“哲学与哲学家”是以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为主线对中西哲学史上的重要派别和哲学家所作的具体论述和比较研究,从而对上述两个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论证。作者认为,西方现当代哲学由于不满意主客二分的传统而兴起了一股类似中国天人合一以及哲学与诗相结合的思潮:具有深厚的天人合一传统的中国哲学则正召唤西方的主客二分和主体性原则,以发展科学、发扬民主。不同的思想观仿激荡着中国和西方,中西哲学都处于困惑和选择之中。作者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趋势和哲学理论两个方面论述了中西哲学相结合、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相结合的前景与可能,并提出了对于理想人格的设想。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现在,国内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哲学强调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突出了中西哲学的对比。 但是,仔细...

评分

现在,国内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哲学强调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突出了中西哲学的对比。 但是,仔细...

评分

现在,国内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哲学强调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突出了中西哲学的对比。 但是,仔细...

评分

现在,国内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哲学强调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突出了中西哲学的对比。 但是,仔细...

评分

现在,国内学术界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西方哲学强调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突出了中西哲学的对比。 但是,仔细...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书正负方面都是学习的点。这本好啰嗦,还带着八九十年代的语言特色。为戒为戒。

评分

(30%弃)怎么说呢,感觉还是带着一股去不掉的进步史观的观感..

评分

是我看不懂的缘故吗??

评分

张先生的这部著作是研究中西哲学、美学、艺术学的必读之一。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评分

我意识到的问题,老先生早就意识到了。西哲中的主客体过于分裂,即便二十世纪的诸位大哲着力补偏救弊,但认识论——存在论中的种种纠葛难以得出超越性的同一。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固然可以从审美意识上获得超脱,但中哲困在“天理”的桎梏中已经太久,缺乏的就是自由能动的主体。老先生一番对比下来,头绪都顺畅了。不过有些小错误,柏拉图纵然将人的灵魂分金银铜铁诸等级,却并没未说这些灵魂的后代一定不会转变。此书写在十多年前,老先生真是极为澄明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