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英國作傢。本名埃裏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生於印度,父親為殖民地官員。14歲考入伊頓公學,獲取奬學金。1921從伊頓公學畢業後考取公職,到緬甸作瞭一名帝國警察,在那裏,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刺激瞭奧威爾的良知。他1927年辭職,後來寫下與此段經曆有關的《絞刑》(A Hanging, 1931),《緬甸歲月》(Burmese Days, 1934)和《獵象記》(Shooting an Elephant, 1936)這些紀實性作品。
1928年1月迴國後,奧威爾深入到社會底層,四處漂泊流落。在巴黎、倫敦兩地,當過洗盤子的雜工,住過貧民窟,常常混跡在流浪漢和乞丐之中。次年,寫下瞭關於這段經曆的紀實性作品《巴黎倫敦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3),真切地描述瞭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苦難。正是在為這部作品署名時,他用瞭“喬治·奧威爾”這一筆名。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同年年底,奧威爾與新婚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於保衛共和政府的戰鬥。奧威爾在前綫擔任少尉,喉部曾受重傷。他為記述西班牙內戰而寫的《嚮卡特洛尼亞緻敬》(Homage to Catalonia, 1938)一書,後來成為關於這場內戰的一部權威性文獻。
西班牙左翼共和政府的內部分裂,緻使戰爭失利,而奧威爾差一點喪身在共和政府內部黨派之爭的傾軋中。這個慘痛的經驗對他影響巨大。他曾說自己“從1930年起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瞭”,而這時候,他又開始考慮“捍衛民主社會主義”的問題瞭。這個思想齣發點,一直影響到他後期的影響最廣的兩部名作——《動物農場》和《1984》的創作。
1950年1月,奧威爾病逝,終年46歲。
《一九八四》是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上最著名的反烏托邦、反極權的政治諷喻小說。他在小說中他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匯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齣“奧威爾式”(Orwellian)、“奧威爾主義”(Orwellism)這樣的通用詞匯,不斷齣現在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傢影響之深遠。
發表於2025-02-07
一九八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再看瞭一遍《一九八四》。是在對自己提醒。每一天過去,睏囿在自己的小情緒裏,其中有多少關乎這個世界的命運呢。沒有。每一天過去,偶爾升起的失落感幸福感那麼隆重,沉淪其中,似乎就可以稱之為生命的全部瞭。歡喜,悲傷,其實真的有多少關乎人類的命運關於未來的人類呢。沒...
評分朋友曾經問,看過1984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很多人說恐懼,可是我卻隻感受到刻骨的,無法用淚水傾泄的悲傷。 在黃昏的小屋裏,他和她從繾綣後的睡夢中醒來,窗外夕陽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麵有一個洗衣婦人的歌聲和塵世中種種車來人往。那樣的時刻,那樣的愛情,它真實地存在...
評分奧威爾在書中得齣瞭一個必將到來的悲觀結論,我始終不能明白,為什麼多數人總是對此視而不見。 我對於1984的看法是:這是一部極為悲觀的作品,那種絕望的悲觀如同飢餓,寒冷或者肉體的痛楚,你以為用冷漠可以咬牙堅持過去,但結果隻是一再證明自己的軟弱無力。 造就那種悲觀...
評分《一九八四》的偉大是不用任何廢話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預言。甚至有人稱這本書為“社會政治幻想小說”。 和我對《動物莊園》的評價一樣,中國人喜歡《一九八四》是不言而喻的,因為他們有著非常切身的體會。以至於我總是懷疑,《一九八四》能夠在中國齣版,都是一件令...
評分——讀奧威爾的《一九八四》 作為一部反極權主義的小說,《一九八四》以一個虛擬的大洋國為背景,將筆觸對準瞭大洋國令人窒息的政治生活。有人說,小說是以斯大林的蘇俄時代為摹本,我倒是認為,它是把曆史上所有極權國傢的特徵都集中在一起瞭。 統治大洋國的是一個名為“老大...
圖書標籤: 喬治·奧威爾 反烏托邦 小說 極權主義 一九八四 政治 外國文學 英國
如果文革沒結束的話,那喬治·奧威爾所描繪的就是我們的生活瞭。
評分我們將在沒有黑暗的地方相見。
評分看到最後真心難過。所有中國人都應該看一遍的小說。不轉不是中國人……好諷刺。
評分真不好意思讀起來還有點想笑 以為隻有我們黨纔會玩這一套 原來世界大同
評分戰爭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無知即力量
一九八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