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与胡兰成结婚,1947年离异;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1969年《红楼梦未完》在台湾发表;1973年定居洛杉矶,《初详红楼梦》刊载于台湾杂志;1975年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二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6年《三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7年《红楼梦魇》在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74岁;2003年10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4卷本《张爱玲典藏全集》。
发表于2025-04-05
红楼梦魇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到美国以后针对《红楼梦》做的考据工作集锦。“梦魇”一词指在睡梦中被噩梦惊醒,老话常把人失常的情景称之为“魇住了”,意思类似灵或鬼上身。张爱玲一贯对小说及出书的名字非常讲究,对文字的意象在历史中的流转非常注目,“流言”、“小团圆”、“色戒...
评分一七五四本前,书名“红楼梦”时期已有林红玉,一个怡红院的丫头,难得有机会接近宝玉。第二十四回宝玉初见红玉一节内,晴雯有母亲,是晴雯与金钏儿的故事还没分裂为二的早本,因此宝玉初见这一场是旧有的。此外明义《题红楼梦》诗中咏小红的一首写宝玉替她梳头,这一场今本改...
评分一七五四本前,书名“红楼梦”时期已有林红玉,一个怡红院的丫头,难得有机会接近宝玉。第二十四回宝玉初见红玉一节内,晴雯有母亲,是晴雯与金钏儿的故事还没分裂为二的早本,因此宝玉初见这一场是旧有的。此外明义《题红楼梦》诗中咏小红的一首写宝玉替她梳头,这一场今本改...
图书标签: 张爱玲 红楼梦 红楼梦魇 红学 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 文艺评论 文学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旅居美国研究《红楼梦》十年的心血结晶,亦是一部学术考据之作。
像张爱玲这样一位作家,用十年时间,对《红楼梦》作如此近乎繁琐的考据,似乎真是“梦魇”一般奇特。
不过,喜爱张氏作品的人都知道,她实在与这部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有太深太深的关系,
她从小就爱读《红楼梦》,以后每隔几年又重读一次,对,红楼梦》真到“熟读”的程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
她少年时代就模仿《红楼梦》写过作品,以后她的写作品如《金锁记》等,意境、手法、语言,都得《红楼梦》之真传。
难怪她醉心于《红楼梦》世界的一切,甚至是:“偶偶指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儿,红楼梦》就好了。”
《红楼梦》已经这样融入她的生命和生活之中。
真是要了解张爱玲,不可不了解这一点。
六寸PDF版,也不知道是否齐全或有所删漏。张爱玲所做,是对比多个版本的用词、情节差异,推测各版本和各章节的成文年代和多次修改的详情,体味作者在一再重写和删改之中的成长与改变。按这样的角度,则不但并不存在“已完稿却丢失的后四十回”,前八十回的今本也是由写作时间跨度极长的多个反复重写的章节拼贴在一起的结果,章节的顺序和定稿的顺序无干,如此巨著,又必然出现许多细节上的矛盾和疏漏,人物形象的分歧。总之,这就是一本没有完成的书。这样想的话,就越发让人想穿过去给曹大大配备专业编辑和电脑了好吗!(好医生和抗生素也来一打!)
评分这本是在学校图书馆看的,不过我没有买到这本书。但我不喜欢六缺一的感觉,我一定要买到!
评分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鲫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
评分这本是在学校图书馆看的,不过我没有买到这本书。但我不喜欢六缺一的感觉,我一定要买到!
评分哎,只看过一遍《红楼梦》的人表示看这书很雾啊!
红楼梦魇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