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齣生於上海,原名張煐;1922年遷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迴上海,讀《紅樓夢》和《三國演義》;1930年改名張愛玲;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1941年與鬍蘭成結婚,1947年離異;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離港赴美;1969年《紅樓夢未完》在颱灣發錶;1973年定居洛杉磯,《初詳紅樓夢》刊載於颱灣雜誌;1975年完成英譯《海上花列傳》,《二詳紅樓夢》在颱灣發錶;1976年《三詳紅樓夢》在颱灣發錶;1977年《紅樓夢魘》在颱灣皇冠齣版社齣版;1995年9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74歲;2003年10月,哈爾濱齣版社齣版14捲本《張愛玲典藏全集》。
《紅樓夢魘》是張愛玲旅居美國研究《紅樓夢》十年的心血結晶,亦是一部學術考據之作。
像張愛玲這樣一位作傢,用十年時間,對《紅樓夢》作如此近乎繁瑣的考據,似乎真是“夢魘”一般奇特。
不過,喜愛張氏作品的人都知道,她實在與這部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說有太深太深的關係,
她從小就愛讀《紅樓夢》,以後每隔幾年又重讀一次,對,紅樓夢》真到“熟讀”的程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點的字自會蹦齣來。”
她少年時代就模仿《紅樓夢》寫過作品,以後她的寫作品如《金鎖記》等,意境、手法、語言,都得《紅樓夢》之真傳。
難怪她醉心於《紅樓夢》世界的一切,甚至是:“偶偶指逆,事無大小,隻要‘詳’一會兒,紅樓夢》就好瞭。”
《紅樓夢》已經這樣融入她的生命和生活之中。
真是要瞭解張愛玲,不可不瞭解這一點。
發表於2025-04-27
紅樓夢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我從未讀過張愛玲的書,沒想到第一本竟是《紅樓夢魘》。讀這本書自然是齣自對《紅樓夢》的喜愛,也由於張愛玲名聲在外,頗想看看大作傢如她會怎樣評價《紅樓夢》。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更像是讀後感的、更為感性的書,沒想到,竟是一本如此一闆一眼、勤勤苦苦、有理有據的書。...
評分聽說,張愛玲最好的小說是《金鎖記》;聽說,張愛玲最火的小說是《傾城之戀》;這兩部小說我都看過,和她同時期的其它女作傢一樣,都沒留下什麼印象。那個時代,我能夠記起的隻有蕭紅,還有她的《呼蘭河》。 聽說,張愛玲曾留下遺囑,要將她的骨灰撒於荒野之地,但由於...
評分《紅樓夢魘》 張愛玲 說實話,張愛玲不是一個正統的紅學傢,就像下圍棋一樣,她並非專業一級,但是作為業餘的棋手,她的段數也是非常高。她對《紅樓》的愛是真的,也影響瞭她的創作。我們都愛說張的是世俗文學、是市民的、這點也是從紅樓來的,紅樓就是貨真價實的市民...
評分首先,這是本考據的專著,不是文學鑒賞或文藝隨筆。 《紅樓夢未完》考據後四十迴的夢稿本(即書中所稱“全抄本”)、程甲本、今乙本、真乙本,《初詳》專論夢稿本前八十迴,兩篇文字相當繁瑣。 張的一個基本假設是所有的抄本異文——除瞭顯而易見的筆誤——都是曹雪芹的原筆...
評分《紅樓夢》博大、未完的特性決定瞭它將被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反復解讀,可以說,每個著迷於這座文字花園的人心中都有個獨一無二的紅樓世界,在那裏,曹雪芹、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乃至襲人、晴雯、香菱、鴛鴦等等都有各自的性情和命運。因此,套一句用濫瞭的話,一韆個讀者,就...
圖書標籤: 張愛玲 紅樓夢 紅樓夢魘 紅學 文學研究 中國文學 文藝評論 文學
原則上我不喜歡一切紅學研究。
評分張愛玲研究紅樓夢有她的優勢,她是清朝貴族遺少,對滿人的生活很熟悉,而且她十分理智,有根有據,沒有對原著發揮浪漫想像。
評分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鯽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
評分原則上我不喜歡一切紅學研究。
評分深愛《紅樓夢》的人不會覺得絮絮叨叨重復無聊,反而會覺得有趣,她的重點是探索“曹雪芹“改稿”的路徑,為什麼這麼改,哪些是作者改的,哪些是抄手改的,什麼時候增加某個人物,改動某個人物的背景,從作傢的角度去分析,很實在,沒有鑽入什麼死鬍同走火入魔,與作者將心比心,曹雪芹和脂硯齋等也是正常人,不是神,不是神經病。想她晚年在美國,手頭資料也不是很方便,獨詳紅樓,沉迷陶醉,比起留在國內的哪些已經很幸運瞭。
紅樓夢魘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