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白话本国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吕思勉读史札记》等是吕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发表于2025-02-04
白话本国史(全二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为了激励,同时是种尝试,看能否坚持并认真读完一本书。 挑选的是吕思勉老先生的《白话本国史》,繁体字,阅读起来的难度不下,好在一直对历史很感兴趣,多少有些了解,连蒙带猜,总不会读不懂。此外,按照四十五天准备,每天的时间控制在60分钟之内,心理上不疲惫。 1、 数据...
评分这是我曾经的历史老师对我讲的话,不是课外班,也不是电视机前,而是他还在我们中学教课的时候,当时他那个形象,让我跟明智完全搭不上边儿,以至于他推荐的书我直到大学才开始读。他的名字叫袁腾飞。 吕先生的书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以前总觉得一帮研究棺材板的腐儒能有什么...
评分这套书是活动的时候买下的,当时并未重视,后来读了之后才发觉真是难得的好书,但其实这种精华书籍起了这么一个烂大街的名字,真是大失水准,本来好好的《白话本国史》,愣是被这个三流出版社改成了山寨黄仁宇,跌份啊!吕大师怎么说也是史学大家,其在史学中的地位也是要比黄...
评分1、读历史之重要 不读历史,无以知某朝之统治的“合法性”、统治政策来源,即不读历史,无以知今。不读历史,无以知中国人的旧观念由来。不读历史,无以知当政和不当政的人如何演戏。不读历史,既容易受骗,又容易自欺欺人。不读历史,无以知朝代何以有寿命。不读历史,无以知...
评分图书标签: 吕思勉 历史 中国历史 国史 工具书 历史:中国史 中國史 中国
《白话本国史》全名《自修适用白话本国史》,是吕思勉先生所写的第一部通史著作。是他的史学成名作,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曾长期被用做大学教材和青年"自修适用"读物,仅1933年至1935年间就重版了4次,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史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内容上史识丰富,文笔浅显流畅。
虽说是白话史,但篇幅过半是史料的摘抄,读起来实属不易。且史事发展不是重点,吕思勉经常跳脱出来做一些考据和评论,如果是想通读后了解中国历史不太合适,可以作为通史的补充,且要有一定的基础。
评分注重史实,强调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抛掉个人好恶,值得学习。有些观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况且历史多是由胜利者书写。近代史繁琐,且占篇幅太多,作者本人虽然可以看透历史,却逃不脱自己时代的局限性。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呀
评分其分期为:周以前为上古史,秦朝统一到唐朝全盛为中古史,从唐朝安史之乱至南宋为近古史,元朝至清朝中叶为近世史,西力东渐以后为最近世史。“春秋战国“是三代以前和秦汉以后社会的一个大界限”,而西力东渐是传统社会与现代历史的另一个大界限,其间的历史是承平—致乱—再复承平的不断重演并无本质上的变化。就政治形势和民族关系而论,汉唐和宋元明清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唐中期安史之乱可以作为中古史和近古史的一大界限。将所叙述的事件置于一个宽阔的时空范围,高屋建瓴,四方周赡,以获“通方之见”。除了叙述历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组织、宗教文化、社会情形之外,尤为关注与中国历史关系密切的东南洋、中西亚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诸如“近代的蒙回藏”、“近代的西南诸族”、“近代的后印度半岛”、“中西交涉的初期”、“藩属的丧失”等。
评分治学严谨
评分虽说是白话史,但篇幅过半是史料的摘抄,读起来实属不易。且史事发展不是重点,吕思勉经常跳脱出来做一些考据和评论,如果是想通读后了解中国历史不太合适,可以作为通史的补充,且要有一定的基础。
白话本国史(全二册)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