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於上海。初中畢來以後,曾經在貴州苗族山區插隊。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古典文獻專業,1984年研究生畢業。曾經在江蘇揚州師範學遼曆史係任教。1992年起,任清華大學教授。現為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教授提名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中心、東方文學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中心的學術委員與兼職教授。並曾應邀先後擔任香港浸會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颱灣大學曆史係客座教授。為清華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過《中國文化名著導讀》、《中國宗教與文學》、《中國古代社會與文化》、《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史研究》、《曆史與文化理論》、《中國學術經典選讀與研究》、《宗教文獻概論》、《思想史經典著作研讀》等課程。
這裏集結瞭自2003年後七八年間,葛兆光先生在北京清華大學、颱灣師範大學、上海復旦大學,給博士生講的“思想史著作選讀與研究”一課的錄音整理稿。據聽過這門課並且參與討論的一些博士生說,這樣的閱讀和討論對他們很有用,葛先生藉幾位海外學者,如包弼德、餘英時、溝口雄三、艾爾曼等有關中國思想史或文化史著作的閱讀,對海外中國研究的方法進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討,通過並不多的若乾個案,參悟瞭海外中國研究的一些特彆的背景和理論,經過對這些論著的批評性考察,讓學生看到瞭中國學界的不足和長處。更主要的是拓寬瞭學生的視野,也增強瞭學生的自信。
發表於2025-02-25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續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現在書店裏有越來越多大學教授們的講課集子,伴隨著《百傢講壇》的熱播,這個趨勢應該會持續下去。這是個頂好的事兒:看講稿不像讀論文,它更生動,淺顯,信息量大,互動性強,讀著有味又能學到不少新知識,適閤專業人士以外的廣大普通讀者。要想領略不同高校不同著名學者的研...
評分昨晚看完瞭,早上點瞭讀過,寫瞭兩句話。剛看到有豆友問此書如何,可能此書齣版時間尚短,幾乎沒什麼評論,那我就冒昧寫個短評吧,或許能對各位書友有一點點用。 此書為葛兆光先生博士課程的講課記錄說改寫,亦是《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的續編。按葛先生自己的話來說,...
評分作為一個教師,我講過很多課。 從1984年起我就在大學講各種課,聽眾從本科生、碩士生到博士生,內容從文獻學、史學史、思想史到東亞文化史。如果把這些課的名稱開列齣來,會是一份蠻長的單子。不過我自己覺得,其中最用心的,就是原本作為“曆史與文化理論”課,卻被我講成“思...
評分有人說思想史是一部放大的哲學史,也是全然沒錯的,當然這也是我選擇看這本書的原因,這本書可以說成功引起瞭我對於哲學未來走嚮的疑惑,尤其是對於我即將選擇的中國哲學學科的未來發展的疑惑,雖然之前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就一直論述中國哲學閤法性,但是我從未認真放在心上過,...
評分一、年鑒學派 研究對象從精英轉嚮日常,中心轉到邊緣;拓展瞭與社會科學的聯係。 二、福柯 知識考古,常識何以成為常識?(“話語”和“權力”的理論) 三、後現代 把曆史看成文學(《元史學》)——感覺跟福柯的理論有共通之處,隻是強調的方麵不同(...
圖書標籤: 思想史 葛兆光 曆史 方法論 學術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續編 思想文化史 中國思想史
據說沒有大變故,這就是葛老繼Swan Song(《宅茲中國》)後的Encore瞭~以後估計隻會寫寫小隨筆和書評之類的,不會有啥大動作瞭~
評分不如上冊,有一點言盡於此的趕腳。。。
評分葛先生最擅長講“怎麼研究思想史”瞭
評分此書為葛兆光先生博士課程的講課記錄說改寫,亦是《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的續編。按葛先生自己的話來說,《講錄》更多的給的是方法,《續編》則側重有國際視野。此書每章更像一篇側重學術背景、國際研究動態的書評,愚以為此書的收獲不如《講錄》,但仍可一看。
評分與正編略有不同在於此課堂對象為博士,所以基本是圍繞著包弼德、餘英時等人的著作展開,有述有評,時常順手點撥一二。這樣的博士課程我很喜歡,可惜在南大並未聽到如此具有視野且紮實的課程(莫大的課很紮實卻不夠開闊視野),感覺很遺憾,也許隻是我文藝學學科很水吧。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續編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