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巴赞,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之一,著名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提倡现实主义美学,提出了长镜头理论,阐述了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以及蒙太奇与景深镜头在电影语言中的重要性和辩证关系。因为对电影事业的重大贡献,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巴赞在西方电影备受推崇,被誉为“法国影迷的精神之父”、“新浪潮电影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主要著作有《电影是什么?》《查理·卓别林》《残酷电影》《让·雷诺阿》。
发表于2025-02-16
电影是什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最近研读巴赞和巴赞研究文章,觉得电影理论里面实在有太多没有说清楚的地方,比如电影的现实主义问题。 我们称一部影片是现实主义的,我们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从文学角度来说,现实主义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言,即对被忽视的社会底层的关注,比如所谓第六代的电影...
评分 评分到了1980年代,电影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安德烈·巴赞所预言的“完全电影”,并且无可争议地成为一种公认的艺术形式。人们已经不需要像电影刚刚出现时那样,为电影到底能不能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而据理力争。但是电影的发展,却也没有像巴赞所期望的那样,长镜头大行其道...
评分提要:中国人认识已赞比世界晚了30年,所以中国电影中的巴赞是一个模糊而流逝的影子。然而,1980年代初期那一批被认为实践“纪实美学”的作品,却留下了百年中国电影中与世界接轨的最深的脚印;对于第四代导演来说,跟巴赞的神交以及由此体验的“理论滋养灵感”,定型了他们一...
评分到了1980年代,电影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安德烈·巴赞所预言的“完全电影”,并且无可争议地成为一种公认的艺术形式。人们已经不需要像电影刚刚出现时那样,为电影到底能不能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而据理力争。但是电影的发展,却也没有像巴赞所期望的那样,长镜头大行其道...
图书标签: 电影理论 电影 安德烈·巴赞 法国 电影是什么 艺术 巴赞 电影哲学
本书是极有影响的法国电影理论家和影评家安德烈·巴赞(1918-1958)的论文选集。虽然这些论文在形式上是对一些重要影片的评论,但是作者在这些评论中广泛涉及了电影美学、电影社会学、心理学、电影现实主义流派等方面问题,系统地表述了作者对电影本性的照相本体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后西方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形成了与传统的电影蒙太奇理论不同的独自的理论体系,对西方当代电影有着重大的影响。
洋洋洒洒做了十大页笔记,巴赞的思想确实是好的,但是说话有点太罗嗦。电影与戏剧那一章几近崩溃,还好挺住了,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终于茅塞顿开,一泻而下,喷薄而出。
评分对作者电影与现实的关系那段观点不认同,其他的甚好
评分读起来一头雾水。有一种影评,是要看了电影才能去读的。
评分:无
评分读起来一头雾水。有一种影评,是要看了电影才能去读的。
电影是什么?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