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口雄三(1932-2010),生於日本名古屋,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研究生時代師從愛知大學著名支那史傢入矢義高,開始李贄文獻的閱讀和中國思想史研究。先後任東京大學文學部助手、中經琦玉大學講師,東京大學文學部副教授,教授。在此期間,他成功地打通瞭東京大學文學部文史哲的學科限製•建立跨學科的對話機製,並在1985年創建瞭“中國一社會與文化”學會。他在2007年牽頭成立集全日本宋明學者為一體的《硃子語類》,譯注刊行委員會,正式啓動《硃子語類》日譯的二十年大工程。退休後任教於大東文化大學文學部,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溝口一生不僅留下具有極大思想;中擊力的著述,而且推動瞭多種國內與國際的大型學術活動。例如與中國學者發起“知識共同體”對話,持續討論戰爭的記憶與責任問題等等。主要著作有《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摺與展開》。《作為方法的中國》、《中國的思想》、《中國的公與私》、《中國的衝擊》等,曾主編齣版瞭《中國思想文化事典》《在亞洲思考》(七捲),翻譯有中國宋代佛教典籍《碧岩錄》和王陽明《傳習錄》等。
發表於2025-02-02
做為“方法”的中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老師課上在講解理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時提到瞭這本書,提醒我們全球化的標準一定程度上是以歐美為標杆,要警惕西方知識中心主義,以中國為方法。盡管《作為方法的中國》批判的是日本學者對近代中國研究的觀念,但溝口提齣的方法論卻是放之曆史研究、學術研究,乃至看待世界的角...
評分老師課上在講解理論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時提到瞭這本書,提醒我們全球化的標準一定程度上是以歐美為標杆,要警惕西方知識中心主義,以中國為方法。盡管《作為方法的中國》批判的是日本學者對近代中國研究的觀念,但溝口提齣的方法論卻是放之曆史研究、學術研究,乃至看待世界的角...
評分(一) 一般認為,中國的近代化就是西化的過程。19世紀後期的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曆程的起點,經過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直到新文化運動,中國近代化程度日益加深。由器物(堅船利炮)到製度(立憲、共和),再由製度到文化(民主、科學),由錶及裏,層層深入,越來越接近西...
評分⊙ 葛兆光 記得在1995年到東京訪問的時候,在尾崎文昭教授的陪同下,和溝口雄三教授有過一次愉快的談話;1998年溝口雄三教授到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中心任教,在中國文化書院的一次聚會上,我們也有過一次寒暄,雖然瞭解不多,但基於我與不少日本同行的關係,我一直很關注溝...
評分1.中日之間存在的矛盾與隔閡,是否是因為兩方都以如下思考體係為基準:中國和日本都以歐洲作為參考標準來衡量自身和對方,因此,凡是符閤的都標記為“先進”,反之則成為瞭“落後”。換言之,對自己和彆人的評價依照的卻不是兩者自身的發展邏輯,那麼就談不上“理解”和“交流...
圖書標籤: 海外中國研究 溝口雄三 思想史 溝口雄三 曆史 日本 社會學 中國
關於近現代中國史研究的觀點,破解現代化的研究成見
評分關於近現代中國史研究的觀點,破解現代化的研究成見
評分我讀的是人大版,不是颱灣版,豆瓣還沒收錄
評分關於近現代中國史研究的觀點,破解現代化的研究成見
評分關於近現代中國史研究的觀點,破解現代化的研究成見
做為“方法”的中國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