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澄(1909-1958),四川犍為縣人,師從廖平、章炳麟。先後在無锡國專、四川大學、雲南大學、西南學院任教。著有《經學通論》、《諸子概論》、《秦漢史》、《李源澄學術論著初編》等。
經學為中國文化之源泉,故本書分“論經學之範圍性質及治經之途徑”“論經文”“論經學流變”“論今古學”“論唐修五經正義以前之經學”“論宋元明經學”“論清代經學”“論讀易”“論讀尚書”“論讀詩”“論讀三禮”“論讀三傳”十二篇,說明經學之性質與後來經學之途徑,提齣整理過去經學之方法,對各時各派經學從其長處予以說明。
發表於2024-12-22
經學通論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此書論經史之彆,今古文與今古學之彆甚精。以成為國傢意識形態論經學,從而以為經學當斷自漢代。 書中大量引用其師之言,可謂尊師說。 批評今之研究經學史之學者,但讀儒林傳,而不涉及經文,批評的到位,嗬嗬。
評分此書論經史之彆,今古文與今古學之彆甚精。以成為國傢意識形態論經學,從而以為經學當斷自漢代。 書中大量引用其師之言,可謂尊師說。 批評今之研究經學史之學者,但讀儒林傳,而不涉及經文,批評的到位,嗬嗬。
評分此書論經史之彆,今古文與今古學之彆甚精。以成為國傢意識形態論經學,從而以為經學當斷自漢代。 書中大量引用其師之言,可謂尊師說。 批評今之研究經學史之學者,但讀儒林傳,而不涉及經文,批評的到位,嗬嗬。
評分一、論經學之範圍性質及治經之途徑 -------------------------------- 經學之「經」,以「常法」爲正解,不必求「經」字之本義。(1) > 此全書中心之所在。李氏以經學爲常,故其於後頁更雲:「而所謂經學者,惟漢儒之通經緻用、宋明儒之義理之學足以當之。漢儒之學偏於政治,在...
評分此書論經史之彆,今古文與今古學之彆甚精。以成為國傢意識形態論經學,從而以為經學當斷自漢代。 書中大量引用其師之言,可謂尊師說。 批評今之研究經學史之學者,但讀儒林傳,而不涉及經文,批評的到位,嗬嗬。
圖書標籤: 經學 李源澄 經學 國學 學術史 思想史 學術 通論
簡明清晰,時有高論。
評分目前讀到的最好的經學通論
評分寫得確實很好啊。簡潔扼要。對經學的定義、今古學等問題的迴答十分明確。經學入門,此書比我從前讀過的皮锡瑞本田成之周予同等經學史入門書要明確太多。要知道,很多做經學史的人對經學的態度實在是曖昧極瞭。李源澄此書寫於1944年,卻極為適閤今天對經學的態度。
評分很失望,李並不像他同代學者盛讚的那樣“李生年少,而其學如百尺之塔,仰之不見其際”,但就本書來看,文筆與識見都不及劉鹹炘的《學畧》。大段抄錄皮、章二人著作不說,對於經學流變的論述也不過是拾他廖、濛二師的牙慧而已。
評分李氏論經學,特重辨明經學之性質。蓋經學之內容曆代所重不一,但在李氏看來,經乃常也,而欲使經為常,便隻能上升至義理的高度,予以意識形態之地位方纔相稱,故李氏言惟西漢之今文與宋代之理學最近經學之本意也。而後,李氏又縱嚮梳理瞭經學發展的曆程,內分三段;復又以各經為類,橫嚮探討瞭曆代學者對其之研究及入門之塗轍。整體而言,全書篇幅不大,但已勾勒齣瞭經學發展之脈絡與框架,很多見解雖然仍顯得偏嚮今文立場,但以李氏之經學定義,宜當此也。另,此書第三節《論經學流變》,最見作者之史識,內中不知包含多少大問題。
經學通論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