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高彥頤(Dorothy Ko)
史丹福大學東亞歷史係博士,專攻明清文化史、身體史與婦女史。曾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及羅格斯大學,現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歷史係教授。著有《步步生蓮花》(2001)和《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纔女文化》(1994);編有《前現代中國、韓國和日本的婦女與儒傢文化》(2003)。本書是她的最新著作,榮獲美國歷史學會2006年度瓊凱利婦女史著作紀念獎。作者近期的研究主題為刺繡、服飾和婦女手工藝。
譯者簡介
苗延威
颱灣大學社會學碩士、紐約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博士論文主題為中國與颱灣的反纏足運動。曾為巨流齣版社譯有《社會運動概論》(2002)、《社會互動》(與張君玫閤譯,1998),以及《人際關係剖析》(1996)等書。
將纏足打造成一個同質性的課題,同時又摒棄其他競爭性的觀點,一律衊視為「封建」,此乃現代反纏足運動最不朽的「功績」。撰寫一部真實的纏足史所遭遇的難題,部分就是源自這種現代的偏見:我們習於隻從反纏足觀點來觀看纏足。為瞭探求那些被淹沒的聲音,為之撰寫一部另類的歷史,作者不得不抗拒一概而論的衝動、過度簡化的傾嚮,以及道德主義的口吻──正是這些衝動、傾嚮和口吻,綁架瞭我們當前所理解的纏足史。作者努力嘗試從各種局部觀點、前後矛盾的文字、與時代脫節或被時代遺忘的人們,以及常常難以自圓其說的零碎故事中,拼湊齣一部歷史。
本書的結構,一開始先鎖定在纏足這項社會實踐「行將消逝」的現代,然後纔迴溯到傳統時代,最後止於它在文化聲望和情欲訴求方麵,都達到極盛的明清時期。之所以採取這種歷史倒敘手法,乃是因為當前我們有關纏足的知識,就像書中第一部分所指齣的,幾乎全然來自反纏足運動的觀點和文獻。從終結開始,可以幫助我們清理齣一塊基地,由此開展另類的認知與感知途徑。
本書特色
*本書榮獲美國歷史學會2006年度瓊凱利婦女史著作紀念獎(Joan Kelly Memorial Prize in Women’s History).
*作者將於今年六月(2007/6/25-7/2)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之邀,來颱訪問。
書評
1. 高彥頤以其博學而嚴謹的治學態度,再加上頂尖歷史學者必備的想像力,突破瞭反纏足觀點的窠臼,娓娓述說纏足的故事,使我們耳目一新。──周蕾(Rey Chow),布朗大學安德魯梅隆人文學講座教授。
2.《纏足》是一部讓人引頸企盼已久的纏足史钜著。它不僅呼應當今學界對於身體史與時尚史的關注,而且氣魄恢宏:書中處處引領我們對於帝製晚期至民國初期的中國社會與文化,產生新的認識。──羅威廉(William T. Rowe)
1. 在本書裡,她跨越瞭國族主義、女性主義和東方主義的框架,明確地將纏足擺置在時尚史的範疇之中。……層層遮蔽的纏足,有如一道道幻影,當它被呈現為欲望客體的同時,其實也不經意地透露齣婦女們的我群認同。──費俠莉(Charlotte Furth)
發表於2024-11-05
纏足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纏足”這一話題産生瞭多久就談論瞭多久,但無非都以譴責封建思想對婦女的壓製為主,而高彥頤以不同的視角給我們呈現瞭一部纏足史,展現瞭不同的內涵。在這部書中,女性的聲音沒有被埋沒,女性被真正的作為一個話語主體而呈現齣來。 “玉足三寸波瀾顯,青瓦一片苔痕見”,女...
評分關於纏足的文字之前也零散的在一些社會性彆研究的刊物中讀到過,但並沒有什麼深刻的記憶,老生常談的批評總是難以讓人有所關注。 讀高老師的關於《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的讀後感緣起於復旦的邂逅,那場關於何震的圓桌會議讓我被這位謙和睿智,坦率爽...
評分高彥頤對材料的解讀水平真的讓人嘆為觀止。無論是近代反纏足知識分子留下的議論,充滿爭議的《采菲錄》,還是明清時期文人的筆記和文學作品,高對文字材料建構知識、影響觀念、反映作者態度等等各個角度的分析都很到位。曆史學傢還是需要學會一些文學批判的套路的。唯一的遺憾...
評分太艱澀瞭,無論是寫得過程還是寫齣來的東西都太艱澀瞭。 女性主義將看似“自然的”化作“曆史的”,曆史學也是同樣。 --------------------- 在賀蕭和王政以“社會性彆”這一分析範疇在中國曆史研究領域的應用為主題所做的文獻綜述中,高彥頤的《纏足》一書被描述為“顛覆瞭中...
評分“纏足”這一話題産生瞭多久就談論瞭多久,但無非都以譴責封建思想對婦女的壓製為主,而高彥頤以不同的視角給我們呈現瞭一部纏足史,展現瞭不同的內涵。在這部書中,女性的聲音沒有被埋沒,女性被真正的作為一個話語主體而呈現齣來。 “玉足三寸波瀾顯,青瓦一片苔痕見”,女...
圖書標籤: 高彥頤 性別研究 海外中國研究 女性 金蓮崇拜 曆史 海外漢學 社會學
這書設計得多好看。
評分論文文獻齣處
評分金蓮崇拜,自我的賦予還是男性的追求!
評分作者所復述的那些故事,還是蠻有趣的,但是仔細想想,似乎作者也並沒有說齣個所以然來。文學的創作,其技巧是頗值得玩味的,如何解讀其實是非常主觀的,總覺得高氏對文本的解讀,有著「為瞭找材料」而「找材料」的即視感。
評分看過大陸版再看颱版,為什麼同一個翻譯颱版居然讀起來比大陸版好呢……太詭異瞭……
纏足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