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雅剋·盧俊(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法國著名啓濛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文學傢,齣生於瑞士日內瓦一個鍾錶匠傢庭,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啓濛運動最卓越的代錶人物之一。重要作品有《新愛洛伊斯》、《社會契約論》、《愛彌爾》、《懺悔錄》等。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是盧梭臨終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留傳後世的一部最富特色的不朽之作。盧俊在他生命最後日子裏,在“再沒有兄弟、鄰人、朋友,沒有任何人可以往來”的悲淒境況下,坦然展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它不僅是身體的漫步、心靈的漫步,更是一次文學的漫步,它迸發齣的智慧的光芒,照亮瞭無數個卑汙的靈魂。
這本小書也成為法國最優秀的散文作品之一。
發表於2025-04-13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盧梭,寒流襲來的鼕日,午後陽光下,我與你一起漫步遐想。 盧梭,當你清醒的看見現實的殘酷又不能放棄自己的夢想,你注定是矛盾著的,你既深深的厭倦周遭的環境,在骨子裏又無法捨棄。哪怕你遺世獨立,退隱山林,你仍舊會在品嘗孤獨中渴望著同類的理解。哪怕你口口聲聲“尋迴...
評分孤獨漫步者的遐想 眾所周知,此書是盧梭的最後一部著作。幾百年前,此書的齣版在當時法國引發一波淚水洪流,幾百年後,此書依然一版再版,成為暢銷讀物。光我手頭的大陸版本就有三個(中國社會科學、人民、譯林),另有花城、北京,華齡。其譯名之多亦叫人詫異:有的叫“遐思...
評分買這本書的時候還是2008年,那個時候剛剛畢業兩年,24歲,一個人在北京,采訪、工作、租房、吃飯、孤獨寂寞。去書店的時候偶爾逛到這本書,我不學哲學,也不研究社會學,對盧梭並未有很多瞭解,但是當時被翻譯的副標題一下子擊中:和自己相處的幸福之道。我想我是需要瞭解一下...
評分看到很多人給四星或五星的評價,但我給的是三星。不知道是自己沒有理解作者的思想還是這本書確實一般。 這是我看過的最悲傷的文字,所以我覺得這是一本“抱怨”的書。縱觀盧梭的一生,也確實可以理解。他和伏爾泰的生平有巨大的反差:伏爾泰少年得誌、成竹在胸、閱盡滄桑,盧梭...
評分買這本書的時候還是2008年,那個時候剛剛畢業兩年,24歲,一個人在北京,采訪、工作、租房、吃飯、孤獨寂寞。去書店的時候偶爾逛到這本書,我不學哲學,也不研究社會學,對盧梭並未有很多瞭解,但是當時被翻譯的副標題一下子擊中:和自己相處的幸福之道。我想我是需要瞭解一下...
圖書標籤: 盧梭 哲學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 隨筆 法國 哲學冥想 外國文學 散文
彆人都說做作 可我明白這是作者的自戀和內心美好
評分一部日暮將至的懺悔錄,有不甘有抱怨有思念有良善,並且一直在冀求著心境的平和,感受得到是一位耄耋之人洗盡鉛華後的返璞歸真,有些內容確實帶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好在筱一老師翻譯一如既往給力加分。
評分眾人的反應遲緩,時代需成就於身後之事。
評分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持續不斷的變動之中,沒有任何東西能保持一種永久不變的形態。我們對外界事物的感受,也同事物本身一樣,經常在變動。它們不是走在我們的前頭,就是落在我們的後頭;或者使我們迴想一去不復返的過去,或者使我們憧憬往往難成現實的未來。世上沒有任何一種能使我們的心永遠寄托的固定不變的東西,因此,我們在世上所能享受到的,隻不過是一些轉瞬即逝的快樂。至於永恒的幸福,我懷疑世上是否真正有過。即使在我們盡情享受的時候,也很難有一個瞬間真能使我們的心對我們說:“我願這一瞬間長此持續”。因此,我們怎麼能把那使我們忐忑不安、心中一片空虛、患得患失的轉瞬即逝的狀態稱為幸福呢?
評分自省的力量。晚年的自我迴歸本質上緣於對自我體驗的重視。每一篇漫談都有若乾處文字於我心有戚戚,像是與自己對話。袁筱一的翻譯一方麵弱化瞭文字本身的力量美感,但同時也突齣瞭作者晚年的心境。隻是尚存一個疑惑:作為盧梭這樣內心矛盾、掙紮重重的人物,從根本上獲得心靈的安寜是否有可能?我此前一直覺得,諸如此種人物,內心的不安分是會持續終生的,這纔是常態。
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