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布卢姆(1930-1992),美国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及翻译家,195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后回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任教授。著作有《莎士比亚的政治学》(1981)、《巨人与侏儒》(1990)、《爱与友爱》(1993)等,译著包括卢梭的《爱弥尔》(1979)及柏拉图的《理想国》(1990)等。
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
这本《美国精神的封闭》一年前就看完了。当时本来想写篇书评,后来因为俗务缠身,就耽搁了。前两天,收拾书柜,又看见了它。重新翻了翻,读了几页,感觉依然良好。 实际上,当初读的时候,刚开始我非常不喜欢。艾伦·布鲁姆有那种文化老人的神经质,絮絮叨叨,什么都...
评分一天天晕头转向的,脑子里似乎有好几个轨道在跑火车,已经没有了暑假头几天畅快地读一整天书,假装明天世界上所有的书都会消失的机会了。理旧报纸时才看到《南方周末》2008年的暑期阅读推荐,说是面向大学本科生的,依然理想化到不行的样子。还有谁愿意耐心看钱穆先生两大本繁...
评分此书早有耳闻,但原作和社科版的均未读过,不过读了两章后,感觉译得不错,甚至说很好了。每天回来都盼望着读上一些。:)
评分来源: 张益清的日志 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这个great books education的鼓吹者,早已过世的Allan Bloom,写出了我从小到大,从中国到美国不断经历和重演的一个困惑,那就是古典文学、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缺席。这种缺席并不是表象上的。在美国,莎士比亚仍然是中学...
评分此书早有耳闻,但原作和社科版的均未读过,不过读了两章后,感觉译得不错,甚至说很好了。每天回来都盼望着读上一些。:)
降维攻击风险与杀伤力成正比,哪怕句句都对谦逊平和也逃不过“你特么以为自己是谁”的诘问,更何况是如此刻薄乃至偏执。大概这是古今之争尖锐化之肇始,多少曲解先师之意,不过其正常出版反倒是验证了人家自由民主的底色
评分牛逼死了。
评分重读。翻译扣一星。读时如果感觉逻辑有问题,核查原文一般都能发现译误。不过,译者新手上路,文辞优美,笔法老到,令人赞佩。在冯克利教授帮助下,专业错误也比许多大牌本行教授少得多。
评分只有在拥有了这般水准的教师之后,大学才能够成为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评分迫切想去读《理想国》和《西方哲学史》,因为第二卷一点没看懂。迫切想提高英语,因为看这翻译很心累。收获是,重新认识民主、平等、女权、开放、民族中心论、相对主义、历史主义、价值、政治哲学以及美国大学生和大学等等。就看懂了四分之一左右吧。大三实习期间。学姐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