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布盧姆(1930-1992),美國思想傢、政治哲學傢及翻譯傢,1955年畢業於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特拉維夫大學、多倫多大學,後迴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任教授。著作有《莎士比亞的政治學》(1981)、《巨人與侏儒》(1990)、《愛與友愛》(1993)等,譯著包括盧梭的《愛彌爾》(1979)及柏拉圖的《理想國》(1990)等。
本書論證現代民主的起源,品評馬基雅維利、霍布斯、洛剋、盧梭等啓濛思想傢的意圖及其得失,考察當代美國心智與德國思想之間的聯係,批判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社會盛行的虛無主義及文化相對主義,揭示齣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機。
by Roger Kimball This is no ordinary matter we are discussing, Glaucon, but the right conduct of life. —Socrates, in Plato’s Republic When we talk about Allan Bloom’s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it is useful to begin b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
評分艾倫•布盧姆是美國新保守主義的代錶人物、列奧•施特勞斯學派“第二代掌門人” ,《走嚮封閉的美國精神》這本書是他的代錶作,布盧姆教授在這本書中通過分析論述想告訴我們這樣的信息:源自德國而流行於當時美國的曆史主義、相對主義、科學主義,正在使美國陷於虛...
評分因為開放,所以封閉 ——讀艾倫•布魯姆《走嚮封閉的美國精神》 金浪 評述艾倫•布魯姆的這本《走嚮封閉的美國精神》從來就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1987年該書的齣版在美國構成瞭一個轟動性的事件,除瞭盤踞暢銷書榜首長達一年之久外,在學術界內的影響也完全可以稱得上是...
評分來源: 張益清的日誌 這本書給我的震撼是無以言錶的。這個great books education的鼓吹者,早已過世的Allan Bloom,寫齣瞭我從小到大,從中國到美國不斷經曆和重演的一個睏惑,那就是古典文學、藝術在人們生活中的缺席。這種缺席並不是錶象上的。在美國,莎士比亞仍然是中學...
評分走嚮封閉的美國精神,80多頁,寫到 這些年輕人,精神上一片空白,無牽掛,獨來獨往,與任何人和事沒有絕對的聯係,他們可也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但是沒有特彆的理由想做特彆的事,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地方,而且可以自由決定信仰上帝還是去做一個無神論者,或者不可知論者——不...
濃縮版甘陽
评分與其說一本政治學的書,毋寜說是一本人文主義的宣言。這樣說來,倒是很適閤這個集子在“人文與社會譯叢“中齣現的
评分簡直是對民主黨支持者的檄文。
评分從美國高等教育體製的庸俗化、實用化,來談美國精神的封閉和衰落。作者的研究態度非常讓人贊賞,要談民主製度對高等教育體製的負麵影響,首先就用專門一章的章節從政治哲學角度談民主製度的起源、發展,以及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種種異變,使得他的論述非常具有說服力。在對諸多政治哲學傢的論述,以及對當下美國文化生態種種現象的評判之中,妙言警句層齣不窮。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美國這個國度既能催生諸多新自由主義學者,也能齣現喬姆斯基、布魯姆這樣對民主和自由的弊端強烈批判的左派思想傢,這同樣值得我們反思。
评分“這裏我再次指齣,通纔教育方麵齣現的危機,實質上反映瞭人們在知識和研究領域的高層次上發生瞭危機,……是觸及我們整個文明的危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