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毅衡教授是著名文學與文化理論傢,1943年齣身於廣西桂林,年輕時在上海求學,196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1978到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求學,1981年後的碩士學位。師從著名詩人學者卞之琳先生,以形式論為終身研究方嚮。八十年代初得到美國富布萊特奬,後又去伯剋利加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88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到英國倫敦大學任教。
趙毅衡教授畢生從事文學與文化研究,在形式錶意分析上卓有創見,英文與中文著作豐富,有二十多本專著,贏得很高的學術聲譽,得到過國內與國外多種研究奬。2005年到四川大學工作,2008年放棄英國國籍,恢復中國國籍。創建瞭中國第一個“符號學-傳媒學研究中心”,為文化,傳媒,新聞,廣告等研究領域建立一個共通的理論與實踐基礎。趙毅衡教授的著作和講演,影響廣泛,為在我國推進文化研究這門國際性重要學科開闢瞭道路。
“新批評”是二十世紀上半年在英美占主導地位的一個文學理論派彆,是現在形式論的第一個重要潮流。新批評的一些主要人物長期在中國執教,對中國現代知識界的成型影響極大。新批評理論至今是當代文化的重要遺産,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文化發展中,起瞭重大作用。新批評理論是當代批評理論的一個重要源頭,此書對中國當代文論起瞭重大影響。
發表於2025-02-02
重訪新批評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文學理論 趙毅衡 新批評 文藝理論 趙毅衡文集 文論美學 文學理論與批評 理論
微信讀書閱畢,這種書還是讀紙書為宜。
評分趙老師總是能把復雜的東西講得有條不紊,清楚明白。很公正地評價瞭新批評這一大體係。
評分via午言兄,收獲頗豐
評分以介紹和梳理為主,但作者個人心得,包括對新批評與其他批評流派關係的精到點示,也頻現其中,因謂“重訪”。我甚至感到作者對20世紀其他批評派彆如現象學、馬剋思主義等的評價,較新批評更為恰切。不滿之處有三:一是多數譯名均不循通譯,奇奇怪怪;二是對語言符號的縱聚閤關係認識不清,皆作“組閤”;三是把myth譯為“構事”,似有不妥。通讀全書,作者固非一闆一眼的學者,但也不免潦草輕率。故關於此書所言所判,不可輕信和輕易徵引。
評分以介紹和梳理為主,但作者個人心得,包括對新批評與其他批評流派關係的精到點示,也頻現其中,因謂“重訪”。我甚至感到作者對20世紀其他批評派彆如現象學、馬剋思主義等的評價,較新批評更為恰切。不滿之處有三:一是多數譯名均不循通譯,奇奇怪怪;二是對語言符號的縱聚閤關係認識不清,皆作“組閤”;三是把myth譯為“構事”,似有不妥。通讀全書,作者固非一闆一眼的學者,但也不免潦草輕率。故關於此書所言所判,不可輕信和輕易徵引。
重訪新批評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