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薩姆塞特·毛姆(1874—1965),英國著名作傢,被譽為“最會講故事的作傢”,整個英語世界最暢銷的作傢之一。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産作傢,在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戲劇領域裏都有建樹。不過毛姆本人對自己的評價卻很謙虛:“我隻不過是二流作傢中排在前麵的一個。” 毛姆最知名、最暢銷的小說《人性的枷鎖》(1915)在其去世前的銷量就已超過瞭一韆萬冊。除長篇外,毛姆還是一個齣色的短篇小說傢,他的短篇小說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設立瞭薩姆塞特·毛姆奬,奬勵優秀的年輕作傢,鼓勵 並資助他們到各處旅遊。1952年,牛津大學授予毛姆名譽博士學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榮譽侍從”稱號。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國尼斯去逝。
一九四五年,毛姆應美國《紅書》雜誌邀約開列瞭一張書單,列舉其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說,並為之撰寫瞭係列書評,對這些名著的成書過程、寫作手法、藝術特色一一做齣點評,於是就有瞭這本《巨匠與傑作》(書名直譯就是“十部小說及其作者”)。這十部小說及其作者分彆為:菲爾丁和《湯姆•瓊斯》,奧斯丁和《傲慢與偏見》,司湯達和《紅與黑》,巴爾紮剋和《高老頭》,狄更斯和《大衛•科波菲爾》,福樓拜和《包法利夫人》,麥爾維爾和《白鯨》,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嘯山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馬佐夫兄弟》以及托爾斯泰和《戰爭與和平》。以毛姆的人情練達,他當然一上來就坦承“我所列的書單極為武斷。其實我完全可以再列齣十部小說,以其不同的方式而絲毫不輸之前所選,而且還能為選擇這十部給齣同樣充分的理由”。
毛姆評論這十位小說大師的方式很簡單,即“知人論世”:一個作傢能寫齣什麼樣的作品,取決於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於是在他筆下,這些“巨匠”們身上的光環和粉飾被盡數剔除:狄更斯和巴爾紮剋虛榮浮華、品味粗俗,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是嗜賭成性,而艾米莉•勃朗特和麥爾維爾則是隱秘的同性戀……毛姆這樣做並非有意大唱反調、嘩眾取寵,而是去除一切僞飾,以他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他本人作為小說傢的豐富經驗去真正體貼他所評論的作傢和作品,帶領讀者去品味、去欣賞。於是這本由一位小說巨匠對其心目中小說巨匠的評論遂成為文學評論的經典,更是一部麵嚮普通讀者的獨一無二的文學指南。
發表於2025-02-07
巨匠與傑作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毛姆整本書都在用一種力求客觀的語氣進行評價,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作品。但是,誰都知道,毛姆是性情中人。當理智和情感交相呼應的時候,一位性情中人想要公平公正公開就有些睏難瞭。 我在自己二十多歲的時候,抱有奇怪的原則。比如,評價作品隻關注作品本身,盡量剝離對作傢的...
評分董橋在一篇文章裏道:“好看是看文采,看故事。沉悶的大議論睡不著覺也懶得看,老皮囊經不起這個摺騰。” 這話說得好,卻也隻有如董橋等“老皮囊”纔有資格說,我等籍籍無名的閱讀愛好者無論如何不敢說這樣的話,即便真的“懶得看”,也要裝作“實在沒時間看”或乾...
評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為瞭”大師們的風流韻事“而來。說實話,如果為瞭聽段子,那多數人可能失望:毛姆所介紹的十位大師的生平經曆讀起來會感覺好像是在寫流水賬,基本上總結起來就是→ 齣生 → 並不太窮也不太富的傢庭 → 次子 → 傢庭不和 → 少年齣遊 → 追逐女人 → 享樂 → ...
評分第一把上永遠牢坐著簡•奧斯丁大人。 我又很欣慰——毛姆對簡評價甚高。用他的在《巨匠與傑作》中的話說就是“我無法想象,像《傲慢與偏見》這樣一本迷人的小說可以從中刪去哪怕一頁。” 看見自己喜歡的人們彼此欣賞總歸是件樂事。 更樂的是他同時提到另一位作傢作為對比時...
評分毛姆叔叔活瞭91歲,以通俗觀點來看死的時候還是蠻慘的,傢人朋友都不在身邊就像那種每個地方都有的孤苦伶仃的老頭子。不過看完這本書就覺得丫簡直活該,“刻薄”跟“晚年孤獨”就是一對官方CP這是個亙古的道理,我好些地方看得大樂,忍不住想說八卦天皇你好。 好吧我也不是寫...
圖書標籤: 毛姆 文學評論 英國文學 英國 文學 外國文學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隨筆
黑得凶殘,愛得深沉……講故事的大師講大師們的八卦,鍾愛八卦和惡趣味的人一本滿足~
評分就是吐槽,毛姆的看的多瞭,也覺得就這樣,不過還是很歡樂···
評分作傢的八卦也很好看
評分黑得凶殘,愛得深沉……講故事的大師講大師們的八卦,鍾愛八卦和惡趣味的人一本滿足~
評分作傢的八卦也很好看
巨匠與傑作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