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冬连 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等。 退休前任教于国防大学,长期研究中国现代史,曾经参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等重要论著的撰写。
发表于2025-04-10
国步艰难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只有:多谈问题,少谈主义;大刀阔斧,精耕细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直击本质,事实其是。才能说清楚中国问题的某些侧面。 这是看朱镕ji、陈云、《筚路维艰》、傅高义、林毅夫和温铁军的一些观点等材料时候的感受。 多谈主义,少谈问题的,上来就把d和建国60年的历史都否定掉...
评分就像作者自己在专题讨论篇中说的:“着眼于还原历史的本相,梳理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不做过度解读,也不急于做简单的道德价值评判。”尽量不做过多个人的解读,尽可能还原场景,至于怎么去判断,也由我们每一个读者自己去领悟,去感受,也是正基...
评分只有:多谈问题,少谈主义;大刀阔斧,精耕细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直击本质,事实其是。才能说清楚中国问题的某些侧面。 这是看朱镕ji、陈云、《筚路维艰》、傅高义、林毅夫和温铁军的一些观点等材料时候的感受。 多谈主义,少谈问题的,上来就把d和建国60年的历史都否定掉...
评分 评分在目前体制的允许范围之内,萧老师完成了一本力透纸背的中共建国史。看完全书,再一次觉得制度性的制衡机制如此的重要。从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阶级斗争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毛泽东的内心深处。阶级斗争成为一代领导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胜法宝,一旦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就...
图书标签: 历史 当代中国史 政治 萧冬连 社会主义 中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当代史
本书拟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一个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五次选择,即实行新民主主义、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转向改革开放。
试图说明以下问题:中共何以放弃原本认真考虑过的新民主主义,急于仿照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觉察苏联模式弊端并尝试走中国自己的路之后,为什么引导出一场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标志的乌托邦运动?对大跃进的调整和反思,为什么又走上了“文化大革命”的不归之路?“文革”结束后,又是哪些社会力量推动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这五次选择呈现两个过程,即从走进传统社会主义(或称苏联模式)到走出传统社会主义。前四次选择是传统社会主义内在的逻辑自然演进,第五次选择则具有根本的转向意义。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但当下的中国无论如何定义,它都与传统社会主义相去很远了。
所坚守的学术态度是:力求每一判断都立于可靠坚实的材料之上,收敛过度解读的冲动,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着重于发掘历史本身的逻辑,而不是做简单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拒绝用某种既成框架来框定历史。本书的考察自然要涉及领袖人物的意志和党内分歧,但更注重于分析在个人意志和党内分歧背后起作用的历史的、制度的和观念的因素。通过这种梳理,为人们思考中国未来走向提供某种历史经验的支持。
觉得后面的评论反倒减分了
评分这个比起社科文献的筚路维艰,更像是未删减版。筚路维艰里不敢提宪政,而是说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这里提了,还有社科版删掉的秦晓等人的发言。至于社科的前言基本上是这一版的附录一改的。
评分有些东西想讲讲不出 有些东西讲出来却不一定对 还有些东西现在讲不出来了(比如P64-65,P172等) 最后一章减一星
评分讀完此書,終於對兩個一直摸不著邊際的問題有了點可以令自己信服的構想:何以有文革,和毛是個怎麼樣的人. 毛或許是一個極端矛盾的混合體----身懷救世理想的狂熱的烏托邦建造者與極精權術毫無憐憫之情的政治鬥爭家的完美結合. 而文革,就是一場他發動的把整個社會當做對象的人性改造實驗,人就像小球和白鼠一樣. 從這個角度看,毛或許是歷史上最大的實驗社會學家,馬克思與其他幾乎所有社會學家,都只是理論者. 歷史本身固然不可知,當然還是懷疑再懷疑
评分对于中国如何走到了今天,脉络梳理的很清楚。其中对于邓公所提政治体制改革的解读甚为精到。
国步艰难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