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冬连 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等。 退休前任教于国防大学,长期研究中国现代史,曾经参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等重要论著的撰写。
发表于2025-02-02
国步艰难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因为读《经济观察报》的一次访谈,知道了萧冬连这个名字和《探路之役》和《筚路维艰》这两本书。买来,打算仔细看看,就算是国庆70周年应个景。一周下来,读完了这一本。 光看《筚路维艰》这四个字,肯定不知道此书要讲什么,副标题“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才是点睛之笔...
评分中国社会主义路径选择一只在进行,在发现中,在纠正着,在前行着。这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以及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了逻辑梳理。本书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
评分评论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很少有人能够在史学方面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动,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读的《中国史纲》。。。这本书的很多演绎实际上都是在重复,甚至让人感到在凑字数,用的例证也多是重复。。。但瑕不掩瑜。 中共何以放弃原本认真考虑过的新民主...
评分萧东连先生在本书的研讨会上评价自己的学术态度时说:“着眼于还原历史的本像,梳理历史本身的发展逻辑,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不作过度解读,也不急于作简单的道德价值评判。” 本书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意图。全书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的角度,以...
评分年龄越大,越来越有“五毛”的倾向了。 记得我年少时,尤其刚进入青春期时,也是看谁都不顺眼的样儿,恨不得所有的当权者都应该抓起来“革命”:“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妈妈的,太可恶了!”(《阿Q正传》)后来在初升高的暑假里,独在二楼热极了的小屋里汗水淋漓地读...
图书标签: 历史 当代中国史 政治 萧冬连 社会主义 中国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当代史
本书拟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一个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五次选择,即实行新民主主义、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转向改革开放。
试图说明以下问题:中共何以放弃原本认真考虑过的新民主主义,急于仿照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觉察苏联模式弊端并尝试走中国自己的路之后,为什么引导出一场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标志的乌托邦运动?对大跃进的调整和反思,为什么又走上了“文化大革命”的不归之路?“文革”结束后,又是哪些社会力量推动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这五次选择呈现两个过程,即从走进传统社会主义(或称苏联模式)到走出传统社会主义。前四次选择是传统社会主义内在的逻辑自然演进,第五次选择则具有根本的转向意义。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但当下的中国无论如何定义,它都与传统社会主义相去很远了。
所坚守的学术态度是:力求每一判断都立于可靠坚实的材料之上,收敛过度解读的冲动,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着重于发掘历史本身的逻辑,而不是做简单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拒绝用某种既成框架来框定历史。本书的考察自然要涉及领袖人物的意志和党内分歧,但更注重于分析在个人意志和党内分歧背后起作用的历史的、制度的和观念的因素。通过这种梳理,为人们思考中国未来走向提供某种历史经验的支持。
这个比起社科文献的筚路维艰,更像是未删减版。筚路维艰里不敢提宪政,而是说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这里提了,还有社科版删掉的秦晓等人的发言。至于社科的前言基本上是这一版的附录一改的。
评分这书段子不少
评分(在学术圈之外)死去的理想主义者才是最好的理想主义者,如果可以死得巧一点就更好了。所以楚休红死在断头台上对他的继承者来说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毛发动的大跃进和文革,消耗了中国的理想主义情怀,我们只好谈钱了。
评分思路清晰的实证党史作品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评价这么高,这么书的不足之处很明显,完全是按照党史的框架来,没什么新意~
国步艰难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