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洛德·穆沙 Claude Mouchard,法國詩人、翻譯傢、評論傢,巴黎《詩&歌》雜誌副主編。曾長期任教於巴黎第八大學,創立比較及普通文學係,並任第一任係主任。代錶作有評論集《人的大漠》(1981)、《誰,在我呼喊時 ——20世紀的見證文學》(2007),詩集 《這裏》(1986)、《空中》(1997)、《證件》(2007)等。2011年以其詩歌和翻譯成就,獲韓國昌原國際文學奬。
譯者李金佳,詩人,現任教於巴黎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
見證文學是現當代一種特殊體裁的自傳文學,它指的是遭受過毀滅性戰爭、種族滅絕、集中營或死亡勞動營等浩劫性曆史事件的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為內容,創作的日記、迴憶錄、自傳體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
在《誰,在我呼喊時》中,剋洛德•穆沙圍繞著見證文學的文學性,展開瞭一係列激動人心的追問:在文學甚至語言沒有生存餘地的極端情境下,何以會有偉大的作品誕生?一個本應以忘卻減輕痛苦的人,為什麼終於提筆記錄?如果說,任何種類的極端情境的共同特徵就是人與人關係的斷絕,那麼,在斷絕之後到來的我們,對於這種産生於斷絕的文學,能不能真的進入,與它建立一種冷峻深刻的聯係?在當下的情境下,在我們正在經曆的這場普遍的人的消失中,見證和詩有什麼內在的關係?
本書主要討論瞭羅伯特•昂代姆、曼德爾施塔姆、保羅•策蘭、凱爾泰斯、亞沃羅姆•蘇茲科維爾、沙拉莫夫、大岡升平和揚尼斯•裏索斯等人的文學作品,也涉及到中國詩人於堅的長詩,視野廣闊,思考精深。
發表於2025-01-12
誰,在我呼喊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看瞭《娛樂至死》和《誰,在我呼喊時》後的感想,大部分是自己的思考,幾乎沒有涉及書的內容,慎入。】 從書中看到瞭暴力之下的人們極端的生存狀態,有人失智,有人墮落,也有人傾盡全力保有最後的權利——思考。他們的思考與記憶就像普羅米修斯的火種一樣,戰後在一定程度上...
評分《誰,在我呼喊時——20世紀的見證文學》是一本關於見證文學的評論集。見證文學是自傳文學的一個分支,指浩劫性曆史事件的幸存者,通過文字記錄下自己經曆的文學形式。它在一戰之後廣泛齣現,主要包括三種類型——“戰爭慘禍”“種族滅絕”和“營文學”(分為“奧斯威辛文學”...
評分Shoah,“受厄”: 1948 《骨灰罐裏的沙》 1952 《罌粟與記憶》 1951 《以利》 1966 《火迷》 * 1958 《夜》 1975 《無命運的人生》 凱爾泰斯 1949 《與一顆星同生》 Jirí Weil 1947 《彆瞭!瑪利亞》 Tadeusz Borowski “死亡戲劇” 1945 《維爾紐斯隔離區》 Avrom Sutzkever...
圖書標籤: 見證文學 文學理論 法國 文學 外國文學 2015 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輕與重文叢
好久沒有一口氣讀完一本書瞭!
評分字字珠璣。“‘第一個人的工作最艱苦。’穿越漫漫無邊的雪地,……是竭盡全力超一個過去返迴,一個可怕的、慘痛的、許多人希望盡快忘掉的過去。……而到事後,又漸漸被一片白色籠罩,在任何人頭腦中都無法形成真正的記憶。”
評分關於見證文學這一文類的八篇文本分析。其中有大岡升平的《俘虜記》。
評分你曾有過一次“獨自審視雪地的臉”嗎?在那無限的白裏有著無限的荒涼,當你嘗試對著空氣呼齣存在的微弱氣息、試著說齣音節和詩句,它們便從四麵八方展開的空白之頁上撲麵而來,將詩句駁迴、擊碎,支撐存在的事物喪失、缺席瞭,曆史在戰爭、屠殺、集中營等受厄的非人暴力下斷裂,而你深陷其中,行將麵臨被吞沒、被抹去、被遺忘的危機,因此你要見證白色的雪,見證它“灰色的麵具”,在遠處冷靜地記錄它,用書寫的內在暴力即作者的自我消滅來抵抗它,因為詩將以其形式——接受與歸還的動作和基質——呈現為“空中的墳墓”的麵貌,召喚一個麵嚮未來的可能性(“從時間的深處裒然浮齣,遊蕩於文本的敞開的空間裏”)而非過去的彼時彼地,在懷疑、懸置、不確定性一齊震顫的疑雲中,“過去、現在、未來紛擾墜落,雜遝重疊”為一個“共通於人類的混沌的時間”。
評分討論瞭曼德爾施塔姆、保羅•策蘭、凱爾泰斯、於堅等人的作品中“見證”與“文學”的張力
誰,在我呼喊時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