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刚(1920—2009),安徽合肥人。国立中央大学(重庆)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硕士、博士。曾先后任职于安徽省立安徽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并对口述历史的发展贡献良多。著有《袁氏当国》、《段祺瑞政权》、《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胡适杂忆》、《史学与红学》、《书缘与人缘》、《五十年代的尘埃》、《战争与爱情》等,包括历史、政论、文艺小说多种,及诗歌、杂文数百篇。
发表于2025-04-19
胡适口述自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胡适的弟子唐德刚记录并翻译的胡适口述自传。注释的字数几乎超过原文,如果缺了这些精彩的注释,这本书将大为失色。唐德刚虽然肯定胡适是现代中国最了不起的大学者和思想家,但在注释里对于这位老师却有很多不留情面的评价,甚至是嘲讽,读来十分有趣。 胡适的思想在二十多岁...
评分有几个原因造成了大家的误解: (1)大部分人不了解胡适、鲁迅的批判历史,不了解胡适发起人权运动时所写的文章,不了解同期的鲁迅在干什么,因此,无法进行真相甄别; (2)官方灌输的鲁迅的战士形象根深蒂固; (3)鲁迅对普通论敌十分刻薄,造成铮铮铁骨的假象;胡适针对政...
评分这两本书的大名是老早就听到过的,去年又读了一点介绍传记的文字,说这两本是口述自传里面的精品,也就吊足了胃口,好在今年年初就淘到了。两本自传,一个大在陆,一个在海外(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录音),各有各的风情,就像是室内情景剧和一部文艺片。 读自传除了想了解一点...
评分之前并没有看过关于胡适之的东西。看这本口述也是为了寻些资料的。 唐先生痞子风格的译注比口述本身精彩许多。值得读读。
评分我对胡适很少有好感。他的文字软绵绵的,没有力量,没有文采,甚至没有流畅性。因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带着情绪去读的。唐德刚为这本书写了一篇不长的序言,我几乎是看一段批一段。这本书比较好的一点是后面有长长的注释,有对史实的补充,也有唐德刚对胡适,或者是...
图书标签: 胡适 唐德刚 传记 历史 人物传记 传记与回忆录 人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适口述自传》,介于自传和他传之间,是了解胡适其人其学的最好入门书。
20世纪50年代,胡适应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之请,受唐德刚采访,以英文口述生平,于1958年完成十六次正式录音。本书即是由唐德刚根据录音,对照参考、综合译出,并于1959年经胡适手订而成。这也是唐德刚在哥伦比亚大学与胡适亲身交往、提着录音机完成的一项傲人的“口述史传工程”。
在这里,胡适回顾了自己一生学术研究的历程,从投身文学革命、到审视中国哲学史,重新发现禅宗的历史,再到批判性地研究白话小说,忆及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主要思想,是一本包罗了胡适学识、思想、生活、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小书。唐德刚将胡适的英文口述译为中文后所作的注释评论,更是不可不读的好文章,一方面,胡适口述中出现的一些记忆误差、难言之隐透过唐注得到复原;另一方面,唐注又拓展和深化了口述的内容和观点,针对正文所提出的问题也阐发了自己对胡适本人及相关人物、事件的评论,使读者得以更清晰地理解胡适和他所在的时代。
本书“传”与“注”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1970年代,海外史学界盛称本书:“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推动历史进步的大家
评分一段好笑的唐德刚注释:记得在50年代的初期,在“国际学社”内代表中国同学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同学。她出生于一个上海富商之家,自称一向是以“花钱”(spending)为“娱乐”(hobby)的。她受的是彻头彻尾的上海地区教会中学的教育。一口流利的英语不知比胡适之、林语堂、蒋廷黻诸先生要高明多少倍。人也聪明、漂亮、能干。当起“会长”、“主席”也比谁都强,座上的马歇尔元帅就频频点头称赞。真是样样都好,样样都可做。可是她就不能“宣扬中国文化”!由她所率领的那群青年男女所举办的“中国之夜”,在我们那批老油条看来,实在觉得“倒胃口”,甚至“愤怒”!
评分适之先生的夫子自道与德刚先生用以解释、引申、辩驳甚至打岔的注文对读,妙趣横生
评分阅读速度太慢了,这个月最后一本书。另,唐德刚的注释才是本书的精华
评分胡适口述的英文版翻译而来,唐的注释说明、解构和补充,几乎一半。由于本书目标人群是西方读者,而很多部分的学问和思想也大体了解,读趣多在唐注。
胡适口述自传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