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庸(1900—1950),字庸中,號習坎,濛古族,生於北京。著名國學傢。原籍江蘇江都,清初揚州八怪之一“兩峰山人”羅聘的後人。1917年進入北京大學文科國文門,畢業後在教育部任職,與魯迅同事,同時兼任北大講師,女師大、北師大教授。1926年參與創辦華北大學。1927年應邀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講學;同年鞦,應魯迅之邀,任中山大學中文係教授兼係主任。1931年任浙江大學教授,1932年起在北京大學、西南聯大任教,講授《詩經》《楚辭》《論語》《孟子》等課程,後兼任中文係主任。1950年病逝於重慶北碚。生前齣版的著作極少,隻有《鴨池十講》和《唐陳子昂先生伯玉年譜》等。
一位不該被遺忘的頂級國學大師,曆任北大、北師大、中大、浙大、西南聯大教授,西南聯大校歌歌詞作者,《國立西南聯閤大學紀念碑》的書寫者。西南聯大中文係講課最好、最受歡迎的係主任,綽號“羅叫天”。
七十年來《習坎庸言》就像傳說中的《葵花寶典》,而今首度公開麵世。
======================================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習坎庸言”和“鴨池十講”兩部分組成。《習坎庸言》是羅庸先生在西南聯大習坎齋(取《易》之“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之意)自己寓所作的學術講座講稿,主題包孕廣博,分為勉學、識仁、六藝、諸史、九流、理學、經世、文章、種族、文化、質文、禮樂、鄉黨、學校、儒俠、風俗等內外學術16篇,由學生李覲高根據筆記整理。《鴨池十講》是羅庸先生在昆明期間另一係統的演講。收其講演稿十篇。因昆明的滇池在元代名鴨池,“以記地故,因題此名”。十篇文章內容豐富,論述精闢。談儒,論詩,談士,娓娓道來,足見其學識之博,見解之深,更可窺其於國憂傢難之即,對民族精神之闡釋。
==============================
【媒體評論】
眾所周知,先生的道德文章屬於儒傢正宗,其中還融有釋老之學,如果生當唐世,近乎謂“三教論衡”。 —吳曉鈴
在一般人眼中,羅庸隻有薄薄一冊《鴨池十講》,作為名教授,未免有點寒磣。但這與羅庸的文學教育觀念有關:“文學本來是極活潑的東西,其所寄托在文字,而本身卻散在生活的各方麵。假如上堂就有國文,下堂就沒國文,那就失去瞭國文的目的。”羅庸因此而提倡“打成一片的國文教學法”,即將國文教學與人格陶冶閤而為一。如此將全副精力集中在教學中的教授,即便著述無多,依舊值得敬重。 ——陳平原
先生的人品和學識可並顧炎武和黃宗羲。 ——齊燕銘
羅先生這本書非常好讀,我以為可以和硃自清的《經典常談》並列,是那種常讀常新的書,是一本有生命力的書。羅庸對於中國文化深入瞭解,也是非常親近的感情,這一點他很像錢穆,他的這些文章可以說篇篇動人,雖然半個世紀前的演講,但今天讀來還讓人心有所動。
——著名學者孟繁華
發表於2025-04-26
習坎庸言 鴨池十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羅庸先生和同時代的聞一多、羅常培等諸位先生相較,是一位身後寂寞無聞的學者。究其一生僅僅兩部書留存於世,一部是由學生李覲高根據筆記整理齣的先生講習記錄,為《習坎庸言》;另一部《鴨池十講》,是先生在昆明西南聯閤大學時期的講演記錄。 這位湮沒無聞的聯大教授,1950...
評分羅先生此書甚佳,然編校質量著實堪憂,令人有“滿目瘡痍”之感。茲以前20頁為例,就目力所及略舉一二,深望重印時能細加校對。 p.3 中下 慎言其餘則寡,尤知之為知之 慎言其餘,則寡尤。知之為知之 p.4 上 不落言全 不落言筌 p.7 中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者 ...
評分這是一個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也不改其樂的鴻儒。這是一個舉傢被焚毀滿架珍貴典籍付之一炬而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儒俠。他的一生學問就濃縮在這薄薄的兩冊《習坎庸言》《 鴨池十講》之中。羅庸先生和他星光熠熠的同事魯迅、硃自清、聞一多、馮友蘭、梁漱溟比起來文名...
評分2015年的夏天,鄙人遇到瞭一件小小的大事,我的一個電腦軟件突然崩潰,所有資料蕩然無存,我鬱悶整日。1941年的一天,羅庸先生租住的農房這火,所有藏書被焚。他泰然處之,並此後周末給學生們講授中國文化,習久得集《習坎庸言》。我在鬱結時,遇到這樣一本書,首先便被羅庸先...
圖書標籤: 羅庸 國學 思想史 文學 學術 西南聯大 文化研究 中國
大師的書,常讀常新!好書不老!
評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評分對仁的論述很好
評分大師的書,常讀常新!好書不老!
評分大師的書,常讀常新!好書不老!
習坎庸言 鴨池十講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