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曾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从事研究或教学。
发表于2024-12-22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按:山居夜雨,品读陈平原先生所著《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本书原是月前为写篇稿子所购,未料到手时过晚没能用上,遂搁置未读。今天重新捧起,觉得颇有收获。 都说抗战烽火大学精神不死,别的且不说,陈平原所引一则故事颇有意思:诗人穆旦回忆西南联大,说1939年日...
评分“自有名句”与“自成高格” ——陈平原《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读后 李浴洋 不消说,明眼人都可看出,所谓“东藏西征”,典出宗璞以西南联大为原型创作的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业已出版的《南渡记》《东藏记》与《西征记》,再加上尚未完成的《北归记》,构成了书写...
评分按:山居夜雨,品读陈平原先生所著《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本书原是月前为写篇稿子所购,未料到手时过晚没能用上,遂搁置未读。今天重新捧起,觉得颇有收获。 都说抗战烽火大学精神不死,别的且不说,陈平原所引一则故事颇有意思:诗人穆旦回忆西南联大,说1939年日...
评分中国人向来善于把苦难变成财富,中国教育史上最璀璨的一笔,便在最悲壮的抗日战争中写就。这一笔中,过去我们只见最耀眼的“西南联大”, 陈平原却用《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告诉我们,这一笔,其实是由战时所有大学共同组成的七彩霓虹。 1937年,卢沟桥一声枪响,抗日战争...
评分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市场上抗战主题图书不胜枚数,但是多是关于战场战役、领袖人物、抗战先辈等,而这本书独辟蹊径,从“大学”角度切入,从侧面了解战争的危害与残酷,感受打不垮的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一眼的心动源于书名里“抗战烽火”与“中国大...
图书标签: 陈平原 大学 近代史 教育 西南联大 抗日战争 教育史 学术
作者讲述了抗战中中国大学内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既有事后的回忆与学者的发掘,更值得关注的是汇集了许多当事人的珍贵文字,这些文字体现的既是文学,也是历史,更是精神,通过这些生动鲜活的文字,呈现出战时中国大学的精神风貌和一代学人的文化情怀。
本书收入了平原君的四篇大作,分别处理了抗战时期的西迁大学、西南联大弦歌不辍、内迁学人的旧体诗写作以及联大学术传承的个案,各有千秋,也各具特色,虽然前两篇出现较多重复遗憾地降低了这本书的可观性,但总的说来,平原君一向推重的“情怀”贯注在这几篇大文章里,还是很能让人感动——而且,现场听他演讲这些内容,效果甚至还要超过实际阅读。第一篇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在西南联大之外腾出大量空间挖掘其他抗战内迁大学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第三篇则深入体贴战乱时节饱经忧患的读书人的复杂心境。两篇关于西南联大的文章则一者宏观,一者微观,从不同视角重新解读“西南联大神话”之所以能被构筑的原因,而其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师生之间心灵距离的拉近,这才有了他们“相濡以沫”、共食甘苦的种种值得无限追怀的轶事。
评分重复太多
评分每晚上去荒岛,读一点。读完了。无论如何,我是有着蓝色的血液,星球的世系。
评分此书的体例受限,少了些一气呵成。很多问题,点到了,但是少了细密的考证,终究显得有点浮。可是反躬自省,考古学史的研究却缺乏这样的激情和一以贯之的投入。
评分此书的体例受限,少了些一气呵成。很多问题,点到了,但是少了细密的考证,终究显得有点浮。可是反躬自省,考古学史的研究却缺乏这样的激情和一以贯之的投入。
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