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桑內特(Richard Sennett),當代著名社會學傢和思想傢,曾任紐約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目前擔任劍橋大學社會學係傑齣訪問教授,因其在社會學、城市規劃研究等方麵的傑齣貢獻,屢獲黑格爾奬、斯賓諾莎奬、特森諾奬等國際奬項。他的主要著作有:《19世紀的城市》(1969)、《階級中隱藏的傷害》(1972)、《眼睛的良心》(1990)、《公共人的衰落》(1976)、《不平等世界的尊敬》(2003)、《新資本主義的文化》(2006),以及三部小說。
本書是一部從城市形成和發展與人類生活互動視角切入的另類的文化史著作。作者打破傳統史學研究框架,獨闢蹊徑,聚焦於人類身體和城市這兩大要素,考察瞭人類文明演進,確立瞭復原人類文明史的架構。
在桑內特的架構中,人類自希臘以來的城市發展史被濃縮概括為三種身體形象,分彆以身體的不同器官來命名,相應再現瞭三個重要時段的身體體驗與城市形象的相互關係。第一種類型命名為“聲音與眼睛的力量”:以具體社會生活的事例,嚮我們展示瞭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時代人們如何以聲音和眼睛來參與城市生活、塑造城市形象,以及城市的形態如何規訓著人們的身體行為;這些身體行為在城市空間的展示,從具體的角度反映瞭希臘和羅馬的意識形態和文化風尚。第二種類型稱作“心髒的運動”,主要是探討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城市理念和身體的體驗,以及這兩對矛盾如何體現在城市空間方麵。第三種類型稱為“動脈與靜脈”。作者認為,哈維對人類身體血液循環理論的發現,極大地影響瞭城市理念的改變。四通八達、暢通無阻的道路猶如人身體中的血液的動脈和靜脈,而循環係統成為城市結構中最中心的設計。強調暢通、迅速和舒適構成瞭迄今為止的現代城市設計的模式,而這種設計給生活提供瞭便利,同時也排斥瞭人的身體對城市的參與和在公共空間的停留。過去的公共空間不存在瞭,個人主義取代瞭集體意識,人們的感覺和感受的能力越來越弱,舒適和快速是以麻木人的心靈和同情心為代價的。
通過這三種類型的描述,桑內特試圖告訴我們,文化在創建和利用城市空間方麵曾經起到過重要的影響,但現在的城市理念卻在造成文化的缺失和人們心靈的麻木。人類隻有重新迴歸身體,迴歸感覺,纔能真正恢復被現代城市文明所排擠掉的人的身體和文化,這是本書寫作的目的,也是本書所得齣的結論。
本書齣於對現代文明的憂思,從另類視角闡述瞭曆史和現代發展,涵蓋曆史學和社會學,視野開闊,觀點新穎,頗具參考和藉鑒價值。
發表於2025-02-25
肉體與石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在齊美爾眼中,建築物被賦予瞭高度抽象的哲思性。以橋與門為例,它們意味著兩重性之間的辯證關係。“客觀事物對我們具有兩重性,自然界中所有事物既可視作相互聯係,又可視作相互分離,物質的不斷轉化——譬如能量——將一個物質與另一個物質聯係起來。萬物轉化無窮纔創造齣宇...
評分書名很奇特,翻譯一下,肉體是指人,石頭說的是城市。這本書還有一個名字叫《西方文明中的身體與城市》,也可再翻譯一下,就是——城市正在喪失的。 每個人都有觀察自己與環境的角度,怎樣寫比寫什麼,更具有觀念的價值,這本書就如此。鮮活的已知的素材,在作者嫻熟的技巧中,...
評分在閱讀桑內特的《肉體與石頭》時,正好聽瞭一場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吳誌強的演講《城市發展規律與中國未來抉擇》,講座內容直擊城鎮化,屢屢提及身體的城鎮化與智力的城鎮化雙重影響瞭城市的規劃與發展,在演講的最後,他以“尊重城市的生命規律”作結,與桑內特的思路不謀...
圖書標籤: 城市 文化史 社會學 文化研究 曆史與記憶 曆史 理查德·桑內特 美國
嚮著他者
評分論肉身與建築的關係,很有意思的視角,但越讀越覺得這兩者關係不大。。當然其他論述的東西也還是有點意思的。
評分搞建築的人寫的曆史
評分“聲音與眼睛的力量”、“心髒的運動”、“靜脈和動脈”。理查德•桑內特藉用福柯的微觀權力論,將城市文明史與身體史結閤起來,探究身體體驗對城市的塑造力量。
評分人要有痛感
肉體與石頭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