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 (1918-2000),知名度最高的华人历史学家之一。生于湖南长沙,1936 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曾于抗日战争时期辍学并加入国民党军队,1950 年退伍后赴美求学于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后转攻历史系,并于1964 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 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9 年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现代中国的历程》《黄河青山》等畅销书。
译者简介:
张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政治史。
张升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明清史。
发表于2024-11-21
明代的漕运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这本书是黄仁宇的博士毕业论文,也是黄仁宇全集系列的第一本。 黄仁宇写书主线一向明确且明显,这本书也不例外。全书都贯穿了:导致错误管理的是被扭曲的思想观念,而不是技术缺陷。 明代官员僵化思维是明代没有发展商品经济的原因。 本书虽然主要从各个角度细细的对明代的漕运...
评分这本书比较粗,没有厘清几个问题。第一,漕运在明代经济中占何种地位,能不能代表明代的经济制度?第二,为何不把华北的800万石和江南的400万石做个比较?第三,是不是确实是当时中国的经济制度[税赋制度]以及背后的帝国意识形态,使得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第四,漕运制度和...
评分生于江淮之间,曾经是漕运最为繁盛的地段之一,所以一直对大运河/漕运有浓厚兴趣。 黄先生大名早已听闻,故此找来了这本书来读。由于是博士论文,学术更为规范严谨,资料丰富,对于我这个业余历史爱好者来说,只能很粗浅的阅读和理解了。 本书较为细致地描绘了明代漕运的运行状...
评分很多人读不太懂,或者说没有毅力读下去。本身是篇论文,但我认为还是很反映了明朝的对结构化官僚体系的坚持态度,但绝对不能割裂的去读它,今天从书架里翻出来钱穆老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配合着理解理解也许会有好处。 特别请注意所谓“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的辩...
评分“明廷在处理运输问题和具有重要性的国家事务时,采取了一种在传统中国以农为本情况下所形成的特有的方法。即稳定性的地位总是超越发展和扩张。” 第七章总结里的这句话阐释了,为什么漕河运输并未起到繁荣沿岸经济,却反而劳民伤财,让百姓陷入于花样翻新、巧立名目的赋税困...
图书标签: 历史 黄仁宇 明朝 漕运 中国历史 经济 明史 【美】黄仁宇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王朝崩溃时,政府机器毁坏的第一个迹象就是对水利问题的忽视。由于漕运不能再进行有系统的输送,大明帝国才失去了活力,直至最后崩溃。这是真的吗?
本书系黄仁宇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全书以扎实的数据和考证为基础,还原明代的漕粮运输图景和漕运管理方式,并由此触及明代的政府模式、官场惯例、经济制度、地理环境、工艺技术和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它揭开了明廷依靠漕运作为国库收入主要来源长达两个世纪这一现象背后的主导思想观念,更通过抽丝剥茧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为何一个政治、经济、环境都远优于西方的国度,却未能迎来现代文明的曙光。
编辑推荐:
1、本书征引资料丰富,运用大量数据分析是其重要特点。从经济角度而言,大运河对明朝发挥着命脉的作用;从世界历史发展角度审视,1368年至1644年间发生了许多事件,中国却错过了这段使人奋发的岁月。本研究能够发现一些线索,为人们的思考提供帮助。许多学者研究,大凡一个王朝的灭亡,其中一个迹象就是对水利的忽视,大运河后来无法进行有系统的输送,是否证明了大明帝国的崩溃?史家黄仁宇在本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大运河(漕运)对明朝的国家财政发挥着命脉的作用,它是京城和江南之间唯一的交通运输线,所有的物资供应都要经过它,大运河有它绝对的历史意义。明代漕运问题涉及明史中的许多因素,如官场惯例、国民经济、地理环境和工艺技术等,都密切关联着漕运的运作。从明代帝王、大臣管理漕运的方法中,我们可以推断描绘明代的政治体制、政府模式、财政政策以及社会风俗和统治思想。
这一版封面装帧极为精美,价格实惠,体现了一本畅销书和常销书应当有的基本素质。
评分制度性损耗
评分运河承载的国家税收体系,苛刻无情,低效腐化。但是,这与政治制度设计的系统性Bug比起来,又都不算啥了。朱家的政治制度啊,都可以拿来当病毒库了吧。黄仁宇多用的是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漕运的得失,钱穆的视角则是运河对黄河水利和北方水网的破坏,可以对照而观。
评分[060]
评分漕运这块是很有些读头但翻译太拗口了。阅读起来实在是……
明代的漕运 2024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