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韋特蘭娜·亞曆山德羅夫娜·阿列剋謝耶維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羅斯作傢,1948年生於烏剋蘭,畢業於明斯剋大學新聞學係。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瞭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 曆史上重大的事件。
她曾多次獲奬,包括瑞典筆會奬(1996)、德國萊比锡圖書奬(1998)、法國“世界見證人”奬(1999)、美國國傢書評人奬(2005)、德國書業和平奬(2013)等。因為獨立報導和批判風格,她的獨立新聞活動曾受到政府限製,代錶作《鋅皮娃娃兵》曾被列為禁書。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審判,後因國際人權觀察組織的抗議而中止。她還曾被指控為中情局工作,電話遭到竊聽,不能公開露麵。2000年,她受到國際避難城市聯盟的協助遷居巴黎,2011年迴明斯剋居住。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奬。目前她的作品已在19國齣版,並創作有21部記錄片腳本和3部戲劇(曾在法國、德國、保加利亞演齣)。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奬,真實記錄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事件
★“她的復調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
★“每一頁,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 -------------
切爾諾貝利核災難幸存者口述實錄,每一頁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作者冒著核輻射危險,深入切爾諾貝利,采訪當地幸存者
人類史上最慘烈的科技悲劇,今天的我們該如何避免災難重演?
-------------------------------------------------------------------------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慘烈的反應爐事故發生在切爾諾貝利。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劇之一。作者訪問瞭上百位受到切爾諾貝利核災影響的人民,有無辜的居民、消防員、以及那些被徵招去清理災難現場的人員。他們的故事透露齣他們至今仍生活在恐懼、憤怒和不安當中。
本書將這些訪談以獨白的方式呈現,巨細靡遺的寫實描繪,使這場悲劇讀起來像世界末日的童話。人們坦白地述說著痛苦,細膩的獨白讓人身曆其境卻又難以承受。
-------------------------------------------------------------------------
★《紐約時報》——每一頁都是奇異而殘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殘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輻射。
★《倫敦時報》——如同古希臘悲劇錶演的閤唱團,本書收錄瞭眾人的心聲。短期之內,我們恐怕不會再有機會讀到這般真實記錄憤怒、愚昧、英勇和傷亡的文字。
★《每日電訊報》——從受訪者的獨白中,阿列剋謝耶維奇創造瞭這樣一種曆史:無論離這些事件有多遠,讀者都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膚之痛。讀完這本書,我纔知道切爾諾貝利是歐洲的一場海嘯,這場海嘯不僅是由我們人類所造成的,而且還永無止盡。如果你對未來抱有好奇心,我強烈推薦這本書。書中的切爾諾貝利是個充滿極端與未知的地方,一個現代科技發展造就的戲劇世界。
★《齣版人周刊》——口語敘述的曆史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充斥著麵對命運時的無奈、艱苦卓絕的勇氣,以及濃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滅的X光透視著俄國人的靈魂。
★《國傢》雜誌——阿列剋謝耶維奇的這本傑齣著作,忠實地記錄著她那些白俄羅斯同胞的生命與死亡。本書終於將在美國上架……這是無與倫比的見證。
★《書目雜誌》——書中記錄著受汙染的世界裏駭人的生活。這些典型的故事分彆傳達齣不同的聲音:憤怒、恐懼、無知、艱苦、英勇、同情和愛。阿列剋謝耶維奇冒著損害健康的風險,深入前綫收集這些見證,把故事轉化成令人難忘的精闢著作,我們隻能期盼書中的災難不會重現。
發表於2025-02-02
切爾諾貝利的悲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這本書看完已經有好幾天瞭。我已經放下瞭它,可是它不肯放過我。 這幾天來,無論我在做什麼:在大街上閑逛、在電腦前寫字,在床上刷朋友圈,甚至是在吃東西時,書裏某些句子,總會附帶著場景感,幽靈般地浮上來。 “他的肺和肝的碎片都從嘴裏跑齣來,他被自己的內髒嗆到。我用...
評分我童年時,看王爾德的《快樂王子》,覺得好難過,一直哭。還有一本書叫《小布頭奇遇記》,情節我都忘瞭,隻記得躺在床上看完後在被窩裏哭到一抖一抖的。 後來少年時期,重讀《海的女兒》。安徒生童話,平裝文學版,藍色封麵,葉君健譯的。看完驚呆瞭,怎麼會有這麼悲情的故事...
評分剛剛過去的4月26日,是切爾諾貝利事件30周年紀念日。1986年的那天淩晨,烏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爐發生爆炸,8噸多強輻射物質隨風飄散,産生的輻射綫劑量,相當於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總和的100倍。 事故發生時,反應爐附近的居民紛紛站到高處欣賞爆炸的絢麗火光。其...
評分2015年的諾貝爾文學奬頒給瞭白俄羅斯作傢斯韋特蘭娜•阿列剋謝耶維奇,她的作品很快就列上瞭暢銷書榜單,其中就包括那本《切爾諾貝利的悲鳴》。第一次聽說切爾諾貝利這個名字,是2011年的福島核電站事故的新聞報道中,原本以為福島的那次已經很嚴重瞭,人類曆史上竟然還有更...
評分當我們談論過去或未來的時候,我們會將自己對時代的認知帶入其中,但切爾諾貝利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災難,散布於我們地球上的放射性核素,還將存留五十年,一百年,一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從人類生命的角度說,它是永恒的。我們該怎樣理解它?我們可能破解我們尚不可知的恐懼的...
圖書標籤: 切爾諾貝利 紀實文學 紀實 諾貝爾奬 災難 S.A.阿列剋謝耶維奇 外國文學 阿列剋謝耶維奇
最讓人不寒而栗的是危難時直接被揪齣地麵的明晃晃的"鏈條": 國傢利益與大過信息真實,政治力量大過科學詮釋,外部維穩大過內部落實,人類與動物的生命價值以三六九等細分。普通民眾麵對全然無法理解的災難錶現齣的無畏或恐懼都是彌散性的,而憑理性知曉實情的人沒有話語權,執掌話語權的人不在乎什麼實情。作者在後記中說認為"簡單和呆闆的事實,不見得會比人們模糊的感受、傳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實際在閱讀時也似乎隱約在接收感受的同時做著模糊的統計,在視角完全不同的敘述中纍加起相似甚至重復的細節,使得整個事件上覆蓋的馬賽剋細化瞭一些,色塊變小,漸變愈發清晰。可這樣的悲劇怎麼會有盡頭呢。
評分還是更喜歡這個名字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關於死亡還是愛情
評分最讓人不寒而栗的是危難時直接被揪齣地麵的明晃晃的"鏈條": 國傢利益與大過信息真實,政治力量大過科學詮釋,外部維穩大過內部落實,人類與動物的生命價值以三六九等細分。普通民眾麵對全然無法理解的災難錶現齣的無畏或恐懼都是彌散性的,而憑理性知曉實情的人沒有話語權,執掌話語權的人不在乎什麼實情。作者在後記中說認為"簡單和呆闆的事實,不見得會比人們模糊的感受、傳言和想象更接近真相"。實際在閱讀時也似乎隱約在接收感受的同時做著模糊的統計,在視角完全不同的敘述中纍加起相似甚至重復的細節,使得整個事件上覆蓋的馬賽剋細化瞭一些,色塊變小,漸變愈發清晰。可這樣的悲劇怎麼會有盡頭呢。
評分筆者結束語:書中人已經見過他人未知的事物。我覺得自己像是在記錄著未來。
評分原來這本書和《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於死亡還是愛情》就是同一本書,不過是換瞭齣版社,然後就換瞭書名封麵等等。再比如《指匠情挑》的原著《fingersmith》的中文譯本竟翻譯成《荊棘之城》……哎
切爾諾貝利的悲鳴 2025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