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1956-1993),1956年生于北京,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顾城1987年5月29日赴德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其后半年间于欧洲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到访瑞典、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荷兰、芬兰等国家。其间的发言演讲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同年12月参加香港现代文学研讨会,接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语系聘请,于1988年1月初移居新西兰,任职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以后的两年半中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当代文学,并一度兼口语课,在大学假期曾应邀赴美讲学。1992年3月应德国DAAD学术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柏林从事文学创作;1993年3月获伯尔基金继续在德写作,其间先后赴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法兰克福、美国参加文艺活动,以中国哲学、艺术为主题,贯通古今,向西方世界宣传中国文化艺术。至1993年10月辞世,在六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地写诗、撰文、讲演、对话,与国际友人交流。
发表于2025-01-22
顾城海外遗集·哲学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图书标签: 顾城 哲学 文学 中国 藏书 自然哲学 中国@顾城 集
1.《生生之境》收入顾城全部哲思作品,全貌呈现,插有69幅顾城手绘图、34张顾城毛笔字。
2.采用全翻开露脊装帧形式,牢固不易断裂;
3.用纸考究,装帧新颖,图文并茂,收藏佳选;
4.这部书是“立体的顾城”的一个绝佳体现,“诗人”标签下的顾城,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布道者一样娓娓道来、像学者一样透彻灵悟,读了你会懂。
这是一个勤读书、好深思的顾城在说话,也是顾城哲学观—他的纯粹哲学理念一次集中表达,因此将其单独成卷。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一为顾城、谢烨及德国朋友的谈话;二是顾城于1993年7月10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所做的《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报告全文;三是会后答问。全书全面展现了顾城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现代哲学的心得与领悟。
怎么说呢,顾城读书少应该是没错了
评分论述有些单薄,感觉不停在引经据典的谈“空”,谈“无我”。连角度都懒得换。前篇更是凑字数了。东西方哲学的分歧并没有那么大,唯心论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东西方关于人和自然观点的汇合。再看看海德格尔谈存在,早已经不是一般的所谓演绎和把传统流俗的主客体分开了。窃以为好的哲学除了给人思想上的启发之外,还能带来接地气的精神上的慰藉,而不是高高在上谈玄。顾城大概是不怎么看西方哲学的,虽然知道他喜欢国外文学,还是两码子事。如果没读过就狂言东方优于西方什么的,太过傲慢。
评分怎么说呢,顾城读书少应该是没错了
评分看顾城夫妇生前说死,想到他们的死,还是有点令人难过的,所以知道一个道理很容易,但是做到总是很难,人生需要不断磨砺,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坚守自己的内心太重要。
评分顾城对于哲学的迷思,还是相对于中式的。就好比书里说的,西方哲学着重于描述哲学家的哲学场景,并告诉你去感受到那个场景的途径。而顾城更偏于中式的以佛道天地去虚拟化。不过还是很喜欢一句话:人生如蚁而美如神,也喜欢古城的乱涂乱画,圆圆的字。
顾城海外遗集·哲学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