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尔(1874~1945),德国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早年接受新康德主义哲学的训练,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任汉堡大学教授、校长,在此期间创立了他的“人类文化哲学”体系。希特勒上台后,卡西尔愤然辞去汉堡大学校长职务,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1945年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席。卡西尔一生著述繁富,研究范围几乎涉及当代西方哲学的各个领域,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本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发表于2025-02-24
卢梭·康德·歌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卡西尔在“启蒙主义”脉络中,把卢梭与康德这两个思想气质千差万别的思想家做了串联:尽管卢梭经常诉诸情感,并对一切外在束缚感到无法忍受,而康德追求概念的明晰精确、追求秩序,害怕变动与偶然,但两人在人的尊严、维护人性、追求个人独立、宗教观(道德宗教)等方面都有着...
评分第73页,卡西尔引用的歌德与席勒之间的对话中有这样一句, “Das ist keine Erfahrung, das ist eine Idee" 此书中它的英译为”That is not empirical, that is Ideal." 本雅明为苏联大百科撰写的”歌德“词条中也引用了这段歌德与席勒之间的对话,这篇文章收录在哈佛大学...
评分卡西尔在“启蒙主义”脉络中,把卢梭与康德这两个思想气质千差万别的思想家做了串联:尽管卢梭经常诉诸情感,并对一切外在束缚感到无法忍受,而康德追求概念的明晰精确、追求秩序,害怕变动与偶然,但两人在人的尊严、维护人性、追求个人独立、宗教观(道德宗教)等方面都有着...
评分卡西尔在“启蒙主义”脉络中,把卢梭与康德这两个思想气质千差万别的思想家做了串联:尽管卢梭经常诉诸情感,并对一切外在束缚感到无法忍受,而康德追求概念的明晰精确、追求秩序,害怕变动与偶然,但两人在人的尊严、维护人性、追求个人独立、宗教观(道德宗教)等方面都有着...
评分卡西尔在“启蒙主义”脉络中,把卢梭与康德这两个思想气质千差万别的思想家做了串联:尽管卢梭经常诉诸情感,并对一切外在束缚感到无法忍受,而康德追求概念的明晰精确、追求秩序,害怕变动与偶然,但两人在人的尊严、维护人性、追求个人独立、宗教观(道德宗教)等方面都有着...
图书标签: 哲学 思想史 卢梭 康德 歌德 卡西尔 德国 启蒙运动
伟大的心灵总是相通的,正因乎此,一位大哲学家和一位大诗人之间的距离,就比他与一位蹩脚的哲学家之间的距离为小。卡西尔的这册小书,通过追述从诗(卢梭)向哲学(康德)和从哲学(康德)向诗(歌德)的精神转换现象,生动而令人信服地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卡西尔的三篇思想史小文章。大意是三人看似相当不同(自然—哲学—诗),但实则在思考那个时代的根本性问题上惊人一致。这是一句完全正确的废话。黑伍尔夫的段落挺有意思。刘东老师80年代的译作,文笔古雅。
评分看罗素的哲学史,卢梭篇是最有趣的。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受正统加尔文派信徒教育的卢梭没有生活手段而改宗天主教;抛弃癫痫发作的朋友;冒充名人与贵妇闹出桃色事件;卢梭与伏尔泰终于失和到不再意料之中,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没有早一些反目;为了获得日内瓦公民身份重新恢复原信仰;我宁愿本体论证明也不喜欢发源于卢梭的烂弄感情的不逻辑。 而本书对卢梭的赞美则是溢于言表,“他不从社会中逃离,就不能效力于它,奉献出他原可奉献的东西”“康德认为卢梭并没有提出人们应该回归自然状态,而只是从人们目前所达到的水准回顾它,不是怀旧的实验,而是未来的语言”“不是空想家,而是人权的恢复者”“一旦我是自由的,我便是善良的,但只要感到别人的束缚,便会立刻长起反骨”。 喜欢第一篇,康德对卢梭思想深处的牵绊。
评分短小精悍。看完更喜欢康德了
评分超棒的小书 康德对不同的人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影响。歌德喜欢的是充满法则,井然有序的自然;浪漫派沉醉于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克莱斯特则苦于不可知论。
评分击节。卡西尔把握到的康德在卢梭身上真正看到并赞赏的部分,在我看来是完全具有说服力的。卢梭所反对的文明,并不是认为一种纯然社会的德行毫无有用,相反,文明的美德自然具备价值,但在康德看来,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用一个等价物来替代,而他去追求的恰恰是超越全部价值之上的尊严。他提出了一个比卢梭的“自然”更为森严的体系去明确这种尊严。关于康德在德国精神中的作用也很有趣,“向他们昭示出一种独特的生命情感”,康德哲学起作用的方式就是这种生命体验式的。最末关于Kleist的木偶戏的论述真是太好。
卢梭·康德·歌德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