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风

望春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格非,1964年生,江苏丹徒人,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清华大学文学教授,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有《迷舟》《相遇》等中短篇小说四十余篇,《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等长篇小说六部,以及《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文学的邀约》《博尔赫斯的面孔》等论著和随笔集多部。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格非
出品人:
页数:393
译者:
出版时间:2016-6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6258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格非 
  • 乡村 
  • 中国文学 
  • 当代文学 
  • 小说 
  • 文学 
  • 中国小说 
  • 中国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本本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58—2007,微缩五十年时代变迁,演绎幽微处世情人性。“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陆智昌倾情担纲设计。

《望春风》是格非获茅盾文学奖后的首部长篇大作,亦是集其30年文学创作精华的成熟之作。《望春风》具有微缩中国乡村当代史的意义,在创作过程中备受文坛、媒体和读者瞩目。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乡村是无可回避的精神源泉。《望春风》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观念,余韵悠长、值得咀嚼的历史片段,置于时代长河背景的“桃花源”气象,如“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发见普通人的高贵品质,定格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

“江南三部曲”写江南,《望春风》则是对江南故事最为专注、集中和彻底的表达。相对于“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更接地气,更加沉稳,更有温度,更多地关注时代洪流下乡村的人情之美。在对历史的沉思中,用宏阔又精致的结构,以及极为老辣纯熟的文字,对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作了告别。同时,为读者打开一个小小的山口,“仿佛若有光”。

-------------------------------------------------------------------------------------------------------------

儒里赵村,江南一座简朴而风景如画的乡村,号称祖先是世代簪缨的高门望族。在这里,似乎天大的秘密都能守得住。浩劫岁月中维持完整,时代变迁中悄然离析。小说刻写家乡的村庄逐渐衍变的复杂过程,通过个人命运、家庭和村庄的遭际变化,描写江南乡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运动,并展现它可能的未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格非在作为先锋派作家的时候我对他的关注并不多,因为当时有比他更好的,比如余华,苏童,马原等等,但感觉在其他人渐渐淡出时,他却越写越出色了。 记得前年看他的江南三部曲,看完长久的沉浸在那种郁闷中不能自拔,觉得人生虚无不可测。尤其是第三部,写中年人的生存状况,真...  

评分

今天下午看完了《望春风》,其实对格非不了解,这是他五十多岁才发表出来的小说,又是长篇,不是代表作,我因此声称不喜欢他可能有失偏颇……但这部确实写得不好。写人事的那些文字,几乎没有值得一看的,唯有那些写故乡风物的只言片语,对我来说倒还有一种知识性的价值。 这里...  

评分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星辰天命的悲情 读完小说别册,很难说出具体的感受或喟叹,纷纷扰扰的人事流变遽然流淌过50年的历史长河,乡村的人群和命运闪现着生龙活虎的蓬勃背影和面目全非的衰败零落。 没错,小说写了江南儒里赵村50年的微缩景观,但整部小说采取中国古典绘画和叙...  

用户评价

评分

春风四顾,绝非梦里桃源,而是白云苍狗

评分

最近泪点有点低,读什么故事都想掉眼泪。中间反复迁移兜转的部分,让人想起波拉尼奥的《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结尾太乌托邦了,明白为什么格非说要给点希望,“仿佛若有光”

评分

细节出色,大处须思量。格非还是没忘记博尔赫斯。

评分

细节出色,大处须思量。格非还是没忘记博尔赫斯。

评分

陆智昌的设计也不能挽回格非当年的先锋气质,在《迷舟》,《欲望的旗帜》里那些氤氲的东西,《人面桃花》开始不可避免的陷入中国作家中年病,稳重的笔触,保守的形式,重复的主题,现实主义或接地气到没灵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