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巴迪歐 哲學傢、作傢
讓-剋洛德•米爾納 語言學傢、哲學傢、評論傢
菲利普•波蒂 法國文化記者、齣品人
阿蘭•巴迪歐與讓-剋洛德•米爾納來自同一個時代,巴迪歐於1937年齣生在拉巴特,米爾納於1941年齣生在巴黎。他們都經曆過20世紀60年代的“紅色歲月”,他們都曾是毛主義者,巴迪歐將他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瞭中國,而米爾納卻早已與之保持距離。
這一關於左傾主義命運的最初論戰發生之時,正是哲學與政治的角色産生新的重大分歧的年代。在論爭中,他們提到瞭革命年代,尤其是巴黎公社和“文化大革命”。此外,他們還特彆關注曆史大屠殺。他們討論著“無限”和“普世”,討論著“猶太人名稱”、反猶太主義和暴力,還討論著知識分子角色、進步、資本主義、左派以及歐洲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米爾納的理論懷疑主義與巴迪歐的學說激情不斷地碰撞著。盧剋萊修的傾慕者與柏拉圖繼承人的忠實擁躉頻頻擦齣火花。米爾納的孟什維剋主義論據與巴迪歐的布爾什維剋觀點正麵交鋒,並且絲毫沒有融閤的跡象。最終,這一彆開生麵的論爭還開啓瞭對問題的全新討論。
發表於2024-12-22
論爭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標籤: 哲學 阿蘭·巴迪歐 政治哲學 政治學 讓-剋洛德·米爾納 法國 阿蘭·巴丟 當代激進思想及其研究
感覺在第一次對話中,兩人的論戰意味更強烈一些。巴迪歐一上來就痛斥米爾納的政治懷疑主義立場,而且這一批判隱隱指嚮瞭福柯,巴迪歐明顯占據上風,後麵的對話氣氛有所緩和,隻不過你一言我一語地圍繞一些議題聊天
評分沒太看懂,但有啓發。在那些感覺有點看得懂的觀點上,可能我偏嚮巴迪歐?
評分這兩個領域的疊閤就有很多現實指針性 ,很值得一讀
評分比較有同感的點在於對"猶太人"三重人稱所牽涉到的自我和他人認知、法語的辯證性以及法國式想象。(另:對中國革命曆史與潛在現實的想象並不陌生,對於現代漢語作為一門思考語言的局限似乎是個空白。
評分太散漫瞭,我抓不住重點。
論爭 2024 pdf epub mobi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