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杰,河南濮阳人,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1993)、复旦大学历史学硕士(1996)、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2002),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地方史研究,著有《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等。
发表于2025-04-02
国中的“异乡”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近年来,因边疆与宗教问题,我对有关身份认同的书籍格外喜欢。王东杰老师是我一直非常佩服的学者,每读其书总有书外的东西在吸引着我,或许这就是人格魅力吧。 全书共分五章,系作者早些年的系列论文,我是按照一、三、四、五、二这样的顺序来读的,第一章主要写外来移民至四川...
评分近年来,因边疆与宗教问题,我对有关身份认同的书籍格外喜欢。王东杰老师是我一直非常佩服的学者,每读其书总有书外的东西在吸引着我,或许这就是人格魅力吧。 全书共分五章,系作者早些年的系列论文,我是按照一、三、四、五、二这样的顺序来读的,第一章主要写外来移民至四川...
评分 评分后记 本书绝大部分内容完成于2002—2008年间。承蒙谭徐锋先生好意,建议我把它们收录起来,编在一处。当初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严整计划,现在回头来看,发现它们竟然大都离不开“近代四川的地方认同”这一主题。此次趁结集之际,除了新写一篇《导言》之外,其他文章...
图书标签: 四川 社会史 历史 王东杰 文化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近代史
清代四川经过了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过程。到十九世纪中晚期,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后裔,经过长期生息、融合,已逐步形成一个“四川人”的地方认同,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学术上更为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在全国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中,都还处在一个边缘位置,被视同“异乡”;直到三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难日亟和国家政治统一进程的加快,其地位才得到提升。不过,这也把诸多新的政治、社会和学术力量引入川中,导致一系列复杂变化。本书透过对晚清民国四川社会与文化史上几个片段的勾勒,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地方、国家和认同进行更深入思考,尤其希望凸显“全国地方性”和“地方民族主义”这两项相辅相成的文化现象的重要性。
王老师对史料和各问题的分析相当精彩,每章最后的理论总结也令人回味。
评分第四章的改写尤其精彩,把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胶着互动的感觉刻画的栩栩如生。通观全文,有心的话可以发现语言风格有微妙差别。而第四章无疑是最好,灵动跳脱,给人一种纵心所欲之感。不禁让人回想起东杰师的《史学概论》,娓娓道来,每有妙论。推荐~
评分原来是论文集,layman如我也只好找找史料的乐趣了。看到“四川人科举常因作诗押错韵而名落孙山”,心里觉得温暖又好笑。最喜欢看第三章,所谓“异乡”的意涵和我开始的预设完全不同,现在这个“异乡”变成河南了吧?以及,搞历史得读多少史料啊,相比之下文学真就还好...
评分喜欢乡神变迁和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作者专书的缩写)那两篇
评分基本上是把论文找来读的;但是才8.4分也太不科学了!
国中的“异乡”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