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伊·德波于1931年12月28日出生在巴黎。1950年德波开始了与字母主义国际(LI)的交往。1957年字母主义国际与名为包豪斯印象运动国际的艺术家们一起建立了情境主义国际(SI),德波自任该组织的领袖。
1967年德波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景观社会》,他还于1973年制作了《景观社会》的电影版本(德波称自己是导演)。
他阐发了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概念,将其应用在当代大众传媒身上。而关于资本 主义社会中生活已经演变成一种景观的分析,可以看作是对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的修正。《景观社会》对1968年的学生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1994年居伊·德波在Champot, Upper Loire自杀身亡,此时他刚度过自己63岁生日几周时间。
本书为法国著名作家、电影导演、诗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字母主义国际与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居伊·德波的代表作。除序言外,全书共九章221条。围绕“景观”这一概念,德波指出当代社会正处于从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社会景观之王国的过渡之中,在这种新的历史断代里,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景观关系中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式表象,掩盖了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书翻译的非常不好,但原作者的观念是值得一看的。 居伊·德波 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与组织——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当代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关注生产,"景观社会"论者高度重视社会再生产、新的消费形式以及在马克思逝世后发展起来的媒体社会;马克思...
评分 评分打开《景观社会》就知道不是平庸之作,从体例到语言,处处切中当今社会要害,有尼采复活之感。但读了几段之后,心里开始冒火:好端端的一本书,生生地被译者糟蹋了!好多原本一语中的的话,硬是被她拆得七零八落,七拐八拐!很难理解,一个哲学博士,现代汉语竟然烂到如此地...
评分新出的一版,以为翻译终于有救了,没想到基本没有任何改善。书的封面倒是真心好看,感觉多打一颗星完全为了这个。不得不说德波预言式的“闲言碎语”极具启发性,可惜自己目前还不能完全领悟,只能通过超长的代译序略窥一二。
评分成书构架具有线索上的问题 瑕不掩瑜
评分法国人德波兼具作家、诗人、电影导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者等多重身份。他的这本《景观社会》,采取语录体的表达方式,在征引和化用了包括黑格尔、马克思、卢卡奇、伯恩斯坦等在内的众多学者的经典话语之后,为读者展现出一副权力精英以景观(符号)代替资本,操控普通民众的社会生态。德波在这本书里所展现的社会批判思想,对后世包括鲍德里亚、瑞泽尔等学者的消费社会研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评分成书构架具有线索上的问题 瑕不掩瑜
评分非常喜欢德波援引的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的只言片语:我们这个时代,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偏爱复制而忽视原稿,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对这个时代而言,神圣之物仅仅是个幻觉,而世俗之物才是真理。在德波这里,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景观就是商品拜物教,是一种积累到某种程度的图像资本,是时间和空间的资本凝固。而无产阶级在这个图像时代中,将会日渐丧失彻底的革命性,其将越来越难以识别和命名他们的贫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onlinetoolslan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本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