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联陞(1914—1990),著名史学家。三十年代得清华名师真传,四十年代负笈哈佛,五十年代成为西方汉学界一流学人,哈佛燕京讲座教授。杨先生治学从经济史入手,兼治文史语言,曾任赵元任助手,与胡适通信论学二十年,余英时称其为“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而他自己则自喻“敢比仰山杂货铺”。
发表于2025-04-10
汉学书评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杨联陞先生生于1914年,卒于1990年,祖籍浙江绍兴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1940年赴美,与任华、吴于廑和周一良三位大师一同就读于哈佛大学,1946年获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晋书·食货志>译注》。其后,任、吴、周三位先生在解放后归国后,杨成为汉学研究第...
评分书评极难出书,更勿论公认好评,杨联陞的《汉学书评》是个例外。 该书由蒋力主编,蒋力系杨联陞外孙,十余年前即为外祖父编撰《哈佛遗墨》,此番在汲取经验基础上汇编的《汉学书评》,相比前者更加精挑细选,更上了一层楼。 杨联陞(1914~1990)生于河北保定。早年考...
评分书评极难出书,更勿论公认好评,杨联陞的《汉学书评》是个例外。 该书由蒋力主编,蒋力系杨联陞外孙,十余年前即为外祖父编撰《哈佛遗墨》,此番在汲取经验基础上汇编的《汉学书评》,相比前者更加精挑细选,更上了一层楼。 杨联陞(1914~1990)生于河北保定。早年考...
评分书评极难出书,更勿论公认好评,杨联陞的《汉学书评》是个例外。 该书由蒋力主编,蒋力系杨联陞外孙,十余年前即为外祖父编撰《哈佛遗墨》,此番在汲取经验基础上汇编的《汉学书评》,相比前者更加精挑细选,更上了一层楼。 杨联陞(1914~1990)生于河北保定。早年考...
评分书评极难出书,更勿论公认好评,杨联陞的《汉学书评》是个例外。 该书由蒋力主编,蒋力系杨联陞外孙,十余年前即为外祖父编撰《哈佛遗墨》,此番在汲取经验基础上汇编的《汉学书评》,相比前者更加精挑细选,更上了一层楼。 杨联陞(1914~1990)生于河北保定。早年考...
图书标签: 书评 杨联陞 海外中国研究 汉学 历史 学术 海外汉学 读书
著名汉学家杨联陞自比为汉学的看门人,其学术书评驰誉学界。本书辑录了杨先生60余篇中英文书评,所评皆为名家代表著作,内容遍涉语言、官制、考古、地理、边疆史、文学史、科技史、经济思想史、书画史、佛教史、史学史、敦煌学等领域,包罗中国文化史,显示了先生学问之博雅。这些书评篇篇皆有深度,或纠正原著中的重要讹误,或澄清困惑学界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诸多独到卓见。本书所收英文书评多为首次翻译出版。
使用什么方法 利用何种材料 核心观点及其适用范围 对史料的完全掌握与正确解读
评分从书评所涉及的范围而言,杨先生实在是眼界开阔,博学多闻,其学问之驳杂程度不亚于书中提到的饶宗颐,而其书评不尚浮论,总以“挑错”为文章主体,所以文字篇幅虽不长,功力着实精深。杨先生实在是以陶希圣和陈寅恪二人为师承所在的,所以余英时对于陈氏的关注与研究也就有了源头。从此书看,杨氏不失为博洽而严谨的学者,而余氏既无钱穆的宗师气象,亦少杨联陞的学者风骨。杨氏言学人总以承前启后为第一义,由此观之,余氏弗如远甚矣。
评分学达博雅,方能言必肯綮。
评分杨联陞真博雅,此书我只读懂十之三四,这辈子能读懂十之五六足矣。杨老书评要核无非两点:一是,重视社会科学方法,比如赞赏冀朝鼎《中国历史中的经济要区》根据地方方志统计历代各地治谁工作来认识经济要区。二是,强调准确理解文本。整本书估计有1/3的内容都是在纠正各国汉学家的翻译和理解错误,但他也能看到他人的长处。比如,他指出韦尔伯《前汉奴隶制度》里的一些翻译错误,却申明“并无不敬之意”,反倒主张:“我以为读古书要有翻译的精神,一字不可放过,方才能细,在大学史学课程中,遇有重要的而难懂的史料,教授应当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讲读,不可强不知以为知,囫囵混混过。中国人写论文引用中国书向来不翻译,实在作者懂不懂所引的书,有时候真成问题,西洋人引中国书必须翻译,所以他们的学者读书,有时候很细,这是我们应该效法的。”
评分使用什么方法 利用何种材料 核心观点及其适用范围 对史料的完全掌握与正确解读
汉学书评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