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好(Takeuchi Yoshimi,1908年―1977年),日本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专家、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毕业于东京大学中国文学科,后作为自由职业者专门从事著述活动。著有《竹内好全集》17卷,包括《鲁迅》、《中国的近代与日本的近代》、《现代中国论》、《中国革命的思想》、《新编鲁迅杂记》、《作为方法的亚细亚》,其著述对日本学术界发生过巨大影响。
发表于2025-02-07
近代的超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第一,我同意竹内好对欧洲、日本和中国的观察。 欧洲文化是扩张性的,因为理性本质上是扩张性的。日本会迅速有样学样,而中国比较固执。 第二,我不同意他对鲁迅的判断。 竹内好说鲁迅绝望,其实鲁迅说的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日本人自己喜欢绝望就行了,不要...
评分站在巨人孙歌的肩头我够到了竹内好,而他的太阳是鲁迅。从各种小路走,最后都能看到这个太阳。竹内好的思考叙述驳杂而缠绕,但是出乎意料,只要集中精力读进去都可以顺利地跟着走过许多起伏拐弯,在惊觉结论之创造性与深刻同时,我竟然也可以体会思考书写的速度感和披荆斩棘的...
评分站在巨人孙歌的肩头我够到了竹内好,而他的太阳是鲁迅。从各种小路走,最后都能看到这个太阳。竹内好的思考叙述驳杂而缠绕,但是出乎意料,只要集中精力读进去都可以顺利地跟着走过许多起伏拐弯,在惊觉结论之创造性与深刻同时,我竟然也可以体会思考书写的速度感和披荆斩棘的...
评分——读韩毓海《竹内好何以成为问题》 认真地读了一遍韩毓海《竹内好何以成为问题》一文,我作为一个日本文化研究的陌生者,对韩毓海文章中辨析“明治维新”与“昭和维新”的区别很受启发。前者主题是“脱亚入欧”,但在这个过程中,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欧洲普遍主义日本政...
评分1. 为什么读这本书? 我在宁波图书馆偶尔翻到这本书,好奇什么是“近代的超克”,不懂又没人可问就自己翻阅起来。我想了解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学者在日本侵华战前、战中、战后的与这场战争的情感联系和思想状态,日本战败后的怨恨?怀疑?苦闷?反思?另外还有日本的中国文学学...
图书标签: 竹内好 日本 鲁迅研究 鲁迅 文学研究 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于上个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克》等),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形成与发展,及其一贯的、与众不同的思想物质。
本书是日本鲁迅研究的扛鼎之作,对鲁迅的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形而上高度与深度,“回心说”的提出首开以“忏悔”和宗教感切入鲁迅研究之先河,对日本与中国的近代历程亦有十分透彻的洞见。
掩卷长叹的阅读体验。《鲁迅》一文没有期待中那么伟大不过也相当动人,真正让人欣赏的是战后到六十年代的一系列中篇文章,《给历史学家的要求》让我等治西洋史者再反思。《国家的独立与理想》《亚洲的进步与反动》都是精当的分析和总结,《近代的超克》是名副其实的思想史反思(韩毓海的解读用心可疑),对战争态度的分析和先行动后思考的风格,让我对竹内氏和那一代日本知识分子心有戚戚焉。虽然他似乎使用自己眼中的鲁迅做武器在做一些事,但不得不说这个鲁迅的确比某些人眼里的鲁迅,要更有战斗性。昨夜和朋友聊天谈到日本,我们都感慨东亚内部之互不理解实在可惜也可叹。导师从我入学开始就一直在感慨我们对日本了解太少。日本在中国近现代当有更特殊而更重要的意义。读竹内氏又一次激起我学日本语的兴趣了[然而还是没时间TAT]
评分后半本渐入佳境。寻找主体性。
评分这遍读罢,感觉终于有自信说明竹内-鲁迅与竹内-亚洲之联系。在国族观方面也更能共情。由于终究没有着手瓦解民族这个界线,竹内有着与后殖民思想家非常不同的面向。可以说,从竹内的立场来看问题的话,后殖民主义变成了(身体和同一性的)双重妥协,而竹内说的“中国”(在他那里与乌托邦同义),则是双重的抵抗。而他说的“日本”(自然也包括今日的所有非欧且保存了或自认可以延续传统的所有文明)则只能在二重结构的矛盾性中处于失语状态。
评分要将他人奴隶化,使用纯粹自由的人是办不到的。相反,最残忍无耻的努力,将成为他人自由的最狠毒最有力的掠夺者。
评分被时代挟卷而有自知最为可贵。
近代的超克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