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陈嘉映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王庆节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
发表于2025-04-10
存在与时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
在看完海德格尔《存在于时间》后,我突然觉得生活是一个不断变换痛处的过程,是淬炼的过程而非溶解痛苦的过程。 不得不说这本书好难啊,如果说《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全唐,那么《存在与时间》就是群星闪耀般哲学世界的月亮。cky同学笑问:“看得懂吗?”我说:“看懂的地方不...
评分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便是良知,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探讨良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考察此二种良知究竟有何异同。而这种考察对于我们跟深入地理解阳明先生的良知是很有帮助的。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其来源,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
评分This structure points to the originary time. The ‘Being-ahead-of-itself’ indicates an anticipatory dimension. Since such anticipation is already there, it includes a retrieval of what and who the Dasein already is or has been. The anticipation is Dasein’...
评分言说。 思与诗,海德格尔属于思。他谈论诗,热爱诗人,自己也写诗,但海德格尔不是荷尔德林。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说:“一切艺术本质上皆是诗”。 由于对诗的热爱,思者又如是说:诗本质上也是思。然而思毕竟不同于诗。 什么是诗?“筹划着的道说就是诗。” 诗是道说...
评分12&【藏书阁打卡】应该是第三次刷,系统地重读。人在经历了生命中的种种艰辛和磨难之后,才真的会觉得哲学是最好的灵魂安慰剂,当年误入哲学,许是上天给我这命运多舛的人生礼物吧!也能明白了为什么萨特入狱带的唯一一本书就是这本《存在与时间》。 这不是一本理论哲学,...
图书标签: 哲学 海德格尔 马丁·海德格尔 存在主义 西方哲学 西方哲學 德国 现象学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期的代表著作,1923一1924年冬在托特瑙堡自筑的别墅中开始写作《存在与时间》的第一稿,1925年夏季的讲课稿《时间概念的历史》是《存在与时间》的清楚的雏形。1926年1月29日至4月30日他隐居于托特瑙堡山间,把《时间概念的历史》这一讲稿的笔记整理成《存在与时间》的前240页。同年写就,1927年2月正式印行,一是在《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二是作为单行本。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存在与时间》一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同时抛弃了近代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研究中以认识为起点的方法。海德格尔哲学是从人的存在——此在入手,在对“存在”的追问中达到存在的意义的澄明。他在对人的存在状况的分析中为现代人的根本情绪提供了一种把非理性的东西理性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解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所奠基的存在哲学无论在研究宗旨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意味着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变。
唉我不敢大声bb……不针对特定某本,为啥哲学家都喜欢讲一堆很不透彻的道理,还故意说得很复杂……
评分唉我不敢大声bb……不针对特定某本,为啥哲学家都喜欢讲一堆很不透彻的道理,还故意说得很复杂……
评分(一些粗浅的思维碎片。)存在,不是与精神实在相对立的客观实在物,不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者,也不是存在者的抽象共性与特殊属性,而是人对自我和世界的主观体验。人的存在是“此在”,只有人能够先于抽象思维与科学认知,就对自我存在有清醒的意识,也只有人会在自己的存在状态中不断追问“我是谁”的根本问题,并不断尝试去回答,认清人生的无意义,与之共存,在泥土里干净自由地扎根生长,这大概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确证吧。
评分犹念吾师。
评分妈耶,连续看了我30多个小时,安排了了9天的阅读任务,总结我是写不出的,毕竟是一本哲学书,一些专业概念的发展历史不熟悉,先是让我捋了狄尔泰、黑格尔、康德、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兰克、尼采、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等名字,然后是此在、畏、怕、日常状态、上手、沉沦、两可、非本真、向死存在、操持等名词啥的,额,这就是非理性的特色嘛,再加上对良知、能在的解释,就是人本主义啦,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就是存在主义了...
存在与时间 2025 pdf epub mobi 电子书